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疏通“毛细血管” 助力脱贫攻坚

[ 作者:琳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0 录入:吴玲香 ]

一条条平整的通村水泥路,犹如一条条飘逸的哈达,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双溜索乡的山间环绕。国道、县道、乡道、村道被连成一张网,延伸至农牧民的家门口。(11月17日 人民网)

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各地积极利用上级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整合社会资金和群众力量,建成了一条条通村的水泥路,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农产品外运难、工业产品进村难的问题,被群众称为致富路。

路是破解脱贫攻坚的关键。在实施脱贫攻坚中,各级积极运用上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省道、县道、乡道公路为依托,新修硬化了一批乡村道路,在提升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设施中,解决了农产品同质不同价、增产不增收等问题。然而由于资金的制约,在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出现了“断头路”,既制约了产业的连片发展,又影响了农产品的外销和群众的出行,成为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和群众关注的焦点,就破解“毛细血管”对脱贫攻坚的制约,应从政策机制给予解决。

解决“断头路”需要鲜明政策导向。随着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国家政策和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致使个别村级组织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因而要鲜明配套设施随着产业走的政策导向,激励村级组织发展脱贫致富产业的积极性。对工作积极主动、脱贫攻坚成效大的村要优先支持,才能促进扶贫致富产业连片发展,并围绕产业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以创业促进就业,在多条腿走路中带动群众增收,激励更多的贫困村、贫困户主动作为,增强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破解“毛细血管”的制约需要各方合力。政府部门要把疏通交通“毛细血管”列入“乡村振兴”计划,整合交通、扶贫、土地整理项目,依托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资金,加大对“断头路”所在乡镇和村的支持。各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组织力量深入一线规划和指导,加大对“断头路”建设的监管,确保项目实施到位;村级组织要在主动作为中,既要加大对上争取的力度,更要加大村与村之间的协同,成立公益事业管理委员会,在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中,争取社会资金的投入,加快连乡连村“断头路”建设,破解群众心中的疾,为致富产业的连片发展夯实基础,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地址:盐亭县金鸡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