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坚持对症施治、精准施策,全面打好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巩固成效“三大会战”(网易新闻 11月9号)
笔者认为,当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集结号吹响,精准扶贫成为了一项政治任务,要用“绣花功”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要全面打好“三大会战”,既要做好精准扶贫的“加法”,又要实现精准扶贫的“减法”,通过“一加一减”,让务实贯穿精准扶贫的始终,凸显出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实效。
做好精准扶贫“加法”,就是要在实效上下功夫。“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所以,精准扶贫不能“一味蛮干”,更不能想当然的“拍脑瓜决策”,特别是精准扶贫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矛盾区”,用务实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已经成为了取得实效的“金钥匙”。因此,要在研究扶贫措施时,多“加”一些群众期盼、多“加”一些公众需求、多“加”一些“接地气”、“符民情”的措施,通过做好精准扶贫“加法”,让扶贫过程凸显效果、彰显成效,为取得实效夯实根基。要在攻克贫困难题时,多“加”一些“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气神、多“加”一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正能量、多“加”一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强动能,聚焦难题敢于担当、面对问题勇于负责,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做好精准扶贫“减法”,就是要在实际中上台阶。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精准扶贫,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减少一些“不愿作为、不敢担当”的现象,需要贫困群众减少一些“等靠要”思想,需要在研究制定各项措施时减少一些“想当然”的决策,抢抓难得机遇,让精准扶贫成为民众摆脱贫穷、走向小康的“康庄大道”,变“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扶贫变为“小水滴灌”的精准式扶贫,减少一些资源浪费、减少一些“花架子”,让精准扶贫的过程始终呈现出一种勃勃生机的态势,为各项工作开展注入强大的源头活水。
让务实贯穿精准扶贫的始终,既需要真心做好“加法”,更需要真诚做到“减法”,让精准扶贫通过“加减共振”、“同步实施”,用务实的措施向社会各界交上一份满意的扶贫答卷!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卫生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