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责任与担当是脱贫攻坚的“压舱石”

[ 作者:鱼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13 录入:吴玲香 ]

从北京回到宁夏,十九大代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就很少回家,每回一次,都会被乡亲们团团围住,询问各种问题。成了十九大“宣讲员”,但村支部书记的老本行,朱玉国却没落下。记者采访中朱玉国电话不断,他一直忙着布置村里的各项工作。“带领乡亲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最重大的责任,一刻都不能忘记。”(新华社 11月20日)

责任与担当是共产党员的忠诚使命,是一种品质,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守信。“压舱石”是在空船时,船的整体重心在水面以上,极易翻船。为此空船航行时都备有“压舱石”,以免翻船,装货时卸掉它。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对于所有党员干部而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亦是责任与担当。为此,做一名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想干事的意识、敢干事的作风、会干事的本领,更须有干成事的行动和魄力。

“为官避事平生耻”。事不避难、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各级干部的基本素质。作为党员干部,担当,就在于勇扛扶贫开发重任,和当地贫困百姓一道真抓实干,早日摘掉“贫困”这顶帽子。只有时刻认识到肩负使命的光荣和崇高,责任的重大和艰巨,时刻意识到贫困地区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广大扶贫干部才能不断增强脱贫工作的责任感。特别是作为当地贫困群众的“主心骨”,心怀“带领乡亲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最重大的责任,一刻都不能忘记”念想;相信,“只要乡亲们齐心协力,我们这致富的航船,一定能如期抵达成功的彼岸。”定能鼓足干劲,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出扶贫开发的新举措。

“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讲责任担当,不能停留在嘴上,必须要落实在行动上。在扶贫工作进入攻坚的背景下,向贫困发起总攻,责任与担当尤为关键。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各级党委、政府,村级党组织,要切实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得出实招。正如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所言:“实现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产业保险等全覆盖;年末养殖补栏力度加大;土地合作社经营;扩大劳务输出……”等等如是。唯有,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他们树立责任与担当的观念,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以此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惟其艰难,更见担当。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诚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有了责任与担当这块坚实“压舱石”,定能助力脱贫攻坚。

咬定目标、勠力攻坚。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然吹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立下愚公移山志,把责任与担当扛在肩上,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