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系得住乡愁的地方:家

[ 作者:苗树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13 录入:吴玲香 ]

非常幸运地有机会随着北京土成木寸设计团队,来到洛阳市嵩县白河镇由镇政府王书记陪同,和梁军老师、李华东老师一起来到伏牛山佛教圣地——下寺村。

到村口就下了车,首先看到的是苍劲挺拔的古银杏树,一棵、二棵、三棵……云岩寺自在禅师的苦修圣地,200多株有千年树龄的银杏树林被列为“中国银杏之乡”。虽然这个地方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但知名度并不高,以前请过几个设计人员,他们的方案都是让老百姓搬走。这里的人们都是逃荒、逃难而来,得到寺院圣僧的帮助,在此开荒种地,繁衍 生息,所以他们常怀感恩之心。虽然贫穷,但也不愿离开,这次你们来了就对了,因为你们是乡建,这次总算找对人了。

土成木寸设计团队的理念就是把家乡建设的更像家乡。梁军老师说如果没有了老人、老树、老屋,也就没有了灵气,他们保住了青山绿水,而我们要让他们重拾自信,摆脱贫困,一个最好的乡村旅游项目,就是以农村人管理农村,农民教育和培养农民。李华东老师认为改变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意识和思维。家美,人就美了,而人变美了,家乡就会更美了。梁军老师提出:扶智、扶惰、扶志,我们给农民一个创业的平台,使他们有机会对外展现自己的文明,创造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尊严,所以遗风和生活是共融的,只有保护才能更好的发展,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扶贫项目吗。

下寺村的乡建刚开始不久,就有在外打工的村民辞掉原来的工作回到家。寺后组村民贾林说只要家里有活干,真的不想出去受那份罪。原来酗酒的姜新峰队长说,梁老师定的村规民约里加了一条是工作期间里不能喝酒,好,那我就把酒戒掉。可过了两天又给我说:晚上下班了让喝两口吧,我说:好,我陪你喝两杯。贾燕跑上跑下,忙着拍照,要留住乡建这奋斗的实影,每天记录工程安排和进度,她说每天都有一个新变化,拍照虽在手中,可乡建却在心头。余留生带着合作社成员,准备建筑村料、监督工程质量,协调村民事物,拍桌子、瞪眼睛的事时有发生,争执过后,一袋烟、一碗捞面条,前嫌尽释,让大家继续安排明天的工作。看到他们风风火火忙碌的身影,使我想起两年前在老家莫沟的打麦场和梁军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是我给他们设计团队介绍我们村。

在以后的一年多的工作中,我跟梁军老师学到了很多的乡建知识。梁老师指导着怎样修复生态、环境,恢复坍塌的窑洞,荒芜的老屋,使我们又看到了那没有记录的日记,揭开了那段心酸与快乐共有的往事。

我们解开了心灵的惆怅,甩掉心头的包袱。我们怀抱着希望出发,我们也会担着幸福回家。2017年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全程报道老家莫沟,被大家戏称“田间秀才”的我,非常荣幸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中央电视台讲述着莫沟村的从前和现在,憧憬着以后和未来……当辉煌荣誉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梁老师就像来的时候说的一样,只要你们都幸福了,我们就悄悄地走开了。

谢谢您,梁军老师,认识您是我们的缘分,而得到您的帮助是老百姓的福份。

谢谢了!

祝愿下寺村和莫沟村的明天,会更好更美

老家莫沟村民 苗树生

2017年11月9号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乡村细作 2017-11-1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