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离任环境审计倒逼推行绿色发展

[ 作者:贺国昌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09 录入:吴玲香 ]

日前,《海南省市县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发布。《方案》要求,海南省离任审计工作分阶段分步骤实施。2017年计划开展海口市、三亚市和儋州市审计试点;2018年在全省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建立经常性审计制度。(人民网 11月6日)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走粗放式经济发展之路,对自然资源进行无序开发,以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和惨重环境代价换来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到今天,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保持较高的增长,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大规模矿产资源开采造成土地沉陷,水位下降,植被破坏,等等,许多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同时,由于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害群众健康问题也时有发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世纪50年代日本发现水俣病的问题,到现在60多年了,赔偿问题都没有解决完。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德国工农业污水和城镇居民污水直接排入莱茵河,造成数十种水中动植物绝迹,十多种鸟类消失。为了应对严重的污染,德国兴建了更多的污水处理厂,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污标准和环保法案,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并实施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到如今,半个世纪过去,花费巨大的代价之后,莱茵河流域水质才逐步趋于好转。这些案例都充分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太大,这种代价是我们承担不起的,这代还不完下代还要继续还。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与各地领导干部“唯GDP论英雄”政绩观不无直接的关系。他们中很多人认为“先污染后治理”是一条不可逾越的路径,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大行只污染、不治理之道,把污染治理留给下一任。结果,下一任上来依然如此,积累了很多年的环境欠账,已经到了不能再留下去的地步。

民有所呼,党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离任环境审计”制度的出台,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将极大地促进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我们各级干部也要从根本上转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观念,在进行重大决定时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做到资源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要求,减少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一定能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作者单位:中共绵阳市游仙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