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产业扶贫贵在创新和实用

[ 作者:彭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30 录入:吴玲香 ]

据报道,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二道湾镇农民刘猛最近可乐开了花。刘猛曾经是一名贫困户,家里有孩子上大学。去年刘猛通过扶贫贷款参与了当地的合作社的甜菜项目,加上在合作社务工,收入4万多元,当年就脱贫了。

刘猛告诉采访记者,“今年合作社行情好,估计能挣五六万元,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我们也更加有奔头了。”与刘猛一起富起来的,还有16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他们户均年增收2000元。

产业扶贫关键在创新。最开始合作社的效益并不好。据合作社负责人贺敬明说,前几年合作社主要种玉米,由于价格不好,丰收却赚不到钱。事情的转机,在于贺敬明的审时度势后的创新。随着东北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种植高效经济作物成为共同选择。贺敬明认识到不转型不行。他通过四处调研,得出一个结论:种什么不能根据习惯和感觉,要看市场需求。经过考察,贺敬明觉得种植香辣型的“寒带辣椒”可以试一试。这一试,就试出了成果。合作社的辣椒供不应求,远销韩国,市场价格最高卖到38元一斤。

产业扶贫关键在实用。当地适用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才能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当地有种植、养殖的一定基础且种的、养的有市场需求,经过研究和调研后,可以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其他的能见效快、挣钱多的,当地又能适应的产业,也可以引起。贺敬明在种了辣椒后,合作社通过考察市场又引进了更为赚钱的甜菜。规模已达到4000亩。有的产业虽然以前没有接触过,但是有技术和销路保障,这样的产业,比如种一些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养一些其他地方没有或较少养殖的新、稀、特动物,也可以研究发展。总之,只有要有保障,又能因地制宜,什么产业更有效益就发展什么产业。

产业发展能给周边贫困户和村民创造务工增收的机会。当地村民、贫困户可以在来务工,也可以自己种植,还可以既给合作社务工兼自己种植。产业发展是扶贫事业中的一项增收脱贫举措,各地应仔细研究,认真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刘营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