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不忘初心 精准扶贫

[ 作者:宋成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27 录入:吴玲香 ]

近年来,四川省长宁县持续举办“最美长宁人”、“最美家庭”评选,开展“感恩奋进”主题教育、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宣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自觉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树立感恩社会,不等不靠的脱贫信心。今年以来,该县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8次,制作脱贫攻坚典型宣传片2部;248个非贫困村实现农民夜校、通讯网络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14个、市级“四好村”30个、县级“四好村”94个。迎着十九大的春风,竹乡儿女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姿态,走在脱贫奔康的大道上。(长宁新闻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精准扶贫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党员领导干部就应不忘初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一要加强督查考核。要成立相应的考核组,深入贫困村和插花贫困村,通过听汇报、查资料、随机抽查走访贫困户等方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实地了解。

二要严标准覆盖全。要严格按照贫困村“一低五有”、 贫困户“一超六有”的标准,实现对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要针对贫困户实际制定帮扶措施,按照精准识别和“回头看、回头帮”相关精神,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退出资料完善,对标整改,确保如是脱贫。

三要不断提炼工作亮点。如实施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路上,长宁县三元乡就引进四川颂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坝头村建立长宁县三元乡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对意向加入的群众进行专题培训,帮助村民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土鸡、莲藕等农产品,解决村民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在全力深化“四好村”建设,积极提升村民文化素养。长宁县硐底镇七坝村不断挖掘村民文化渴求的内生动力,助推 “七彩明天美,坝里人家亲”新理念,以村文化舞蹈队、军鼓乐队、志愿队、民间剧团队等文化队伍为媒介,通过自编自导小品、快板等节目以“严肃、活泼”的形式进一步针砭时弊,规范村民不良社会行为,不断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在细化任务清单,夯实工作责任上,长宁县开佛镇结合“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的目标任务要求,认真制定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任务清单,把收集整理的31项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到具体人头,明确完成时限,夯实工作责任,各项工作任务得的了强力推进落实。

(作者单位:四川省长宁县委宣传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