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决胜小康举全力 共同富裕启先河

[ 作者:何竹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27 录入:吴玲香 ]

10月25日,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十九大的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最牵挂的人是困难群众。48年前的1969年1月,他来到陕西延川县插队,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基层的干部——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后40多年,他先后在县、市、省、中央工作,直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40多年不忘初心,贫困群众始终是他最牵挂的人,扶贫始终是他花精力最多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真正做到了“无论职务高低”,都心甘情愿地为人民尽到“勤务员”的职责,始终把困难群众放在心上,堪为共产党人的楷模。

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党中央把“民生”工程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一系列惠民政策相继出台,老百姓都把笑容挂在脸上。尤其是亘古未有脱贫攻坚,更是要求精准再精准,不能落下一家一户。这就是让民生政策“落地生根”的保障。如今,一大批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帮扶、引领下成功脱贫,迅速步入了小康行列。目前,脱贫工作全面进入了攻坚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困难群众的那份牵挂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心系人民,情系苍生,此共产党人独有的崇高境界。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泽东同志的潜在之意就是共产党人要坚信自己所捍卫及奉行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属大道中正,必将普行于全人类。当然,这是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终极目标,作为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中国,从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全面小康,就是要进一步消除贫困,让每家每户都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在此基础上再向全面小康冲刺,实现全国人民都“同此凉热”。为此,群众的冷暖是习近平总书记践行“初心”的牵挂,共产党人的“初心”在脱贫攻坚中升华。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层的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不是当高高在上的总指挥,而是不辞辛劳,深入贫困村镇进行调研,了解各地困难群众的生活境况,鼓励乡亲们用多种形式摆脱贫困实现小康。他的足迹遍布太行深处,西南边陲,黄土高原,大别山下……哪里有困难群众,总书记的心就在哪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们,更当以总书记为榜样,身体力行,让困难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里,特别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是要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工作要围绕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轴心运行。决胜小康,誓举全党全国之力量;共同富裕,开启世界民生之先河。我们深信,这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的脱贫攻坚战,必将谱写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盛世华章!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