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微博,看到一条消息让我叹为观止:浙江金华45岁杨师傅夫妇俩在市区开了家早餐店,一个做烧饼,一个炸油条。因为做的烧饼好吃而生意红火,一度使夫妻俩月收入过万。据说生意之余,二人还做了些其他投资,在2009年的时候挣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从那以后他每隔两三年就会投资一套房产,最多的时候,手上攒了7套房,还不包括一些店面。不得不说,简直是太震撼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只要做的东西好吃,就不愁没生意,更不愁赚不到钱,也不愁买不到房子、养活不了一家老小。当今社会,很多社会白领甚至一些工薪阶级都时不时吐槽买不起房子啊、收入低啊什么的,但这个买烧饼的大叔竟然有7套房产。
曾经,勤俭持家,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最优良的传统美德,勤劳致富是我们老祖宗教给我们的硬道理。而当下,正值全国上下扶贫热潮,一些贫困群众却认为自己“富不了、也饿不死”。甚至对如何发展想都不想,贪图安逸,吃不了苦,想着盼着帮扶干部送小康。在扶贫的道路上,似乎努力勤奋好像变得不管用了?岂不知烧饼大叔真的赚到7套房产。
人生必须客观,我们没必要去跟随,更没必要去用自己的生命验证别人口中的“成功定律”。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坚持不懈,用像烧饼大叔一样的自力更生精神艰苦奋斗,在各个行业都可以自强自立。每个人的成功都会不同,而我们要做的依然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属于自己的“春天”。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脱贫致富千万不能让贫困户有“等、靠、要”思想,扶贫先扶志,勤劳才能致富。要发扬“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优良传统,克服思想上的惰性,从骨子里自立自强起来,立志摆脱贫困。
还要加强引导,做好宣传,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意识,营造你追我赶争先脱贫的氛围。第一,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拓宽致富渠道,发展多种经营;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第二,发展优势产业,以当地自然条件,优势资源为依托,集中力量,扩大产业效能。第三,提供政策支持,出台更多实用的优惠政策,支持贫困户自主创业发展。第四,创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共享信息、资源,促进区域发展。同时,依托农村市场,加大贫困户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就业创业能力。
致富必自立,扶贫必扶智,只有自信、自立、自强,才能迎来的事业的成功和幸福的生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