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磨纪检利剑 扬基层正气

[ 作者:锁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06 录入:吴玲香 ]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厦门市纪委着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村居监督,在早、快、准上发力,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人民网 9月4日)

近年来,基层“微腐败”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像“蛀虫”一样侵蚀群众利益、败坏干部形象、激化干群关系,严重违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阻碍了“全面从严治党”进程,必须予以根治。

“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上日程多年,但是真正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落到实处,必须依赖于机构的健全。截至目前,厦门市各镇街共配备专职纪检干部(含纪委书记、副书记)105名,村(居)纪检委员928名,完善了组织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纪检委员作用,对基层党员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杜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现象,纵深推进“从严治党”。

“学而不息,学而不止”。法律法规、工作方式方法的更新换代,基层干部的培训需持续推进。通过抽调基层纪检委员到上级纪委机构跟班学习,参与监督检查、丰富业务经验,切实把基层纪检委员的教育培训纳入纪检干部培训总体计划,实行痕迹化管理多种方式,提升基层纪检干部办事、干事能力,培养全方位“多面手人才”,将规范化办案、多技巧办案融入基层,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织密“考核的笼子”,促进基层纪检健康发展。纪委机构要不断完善考核方式,对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纪检机构、人员等,及时建议党总支(党支部)予以调整;对部分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员发生严重违纪问题的,依纪依规追究纪检委员的监督责任,用“敲警钟”、“高压线”的方式促进纪检干部“办事守法,工作依规”,深入推进“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是要上上下下、层层级级发力,基层是“大厦之基”,尤为重要。必须要构建完备的基层纪检机构、培养多面化的纪检干部、完善考核制度才能够防微杜渐、源头保障,筑牢党内党外清风正气。

(作者地址:绵阳市三台县古井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