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从一名村支书的蜕变看初心坚守

[ 作者:何竹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06 录入:吴玲香 ]

“谢谢县纪委啊,查处了‘村霸’周礼亚,真是大快人心!”8月底的一天,重庆市垫江县纪委信访室接到多个这样的电话。电话里提到的周礼亚是高安镇新溪村原党支部书记。今年7月,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其涉嫌违法犯罪问题也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9月3日 中国新闻网)

能够称得上“村霸”,没有一定的“级别”肯定不行;被处理了“大快人心”,没有一定的“功绩”肯定不够格。一名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却用党和群众给予的那点权力,为所欲为,把全村当作自己的“天下”,种种“霸道”行为弄得村里怨声载道。这是典型的“微腐败”,在坊间的危害很大。有人说,对村民来讲,打下几只“老虎”,还不如抓出个身边的“微腐败”分子令人关注,因为这些“村霸”的行为,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就这位周礼亚来说,所作所为就给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低保户”的评选。这项工作在一些偏远的农村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村干部们不以家庭境况、群众评议为标尺,而是以和自己的亲疏远近为准绳,千方百计“设局”骗取国家钱财,而把那些真正的“低保户”抛到九霄云外。这种村干部一手遮天的行为,本村群众就是直接的受害者。一名小小的村支书为何有这么大的胆量?甚至还敢对抗县纪委的调查。追溯周礼亚的“蜕变”轨迹,就不难发现,原来是错误的政绩观让他走上了与人民群众相悖的路。

新闻中说,周礼亚也曾是名踏实干事的好干部,最初任职期间工作踏实、认真负责,办了不少实事。这就是说,周礼亚的“初心”还是不错的。可能正是有了这点“政绩”垫底,才能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须知,这是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应当万分珍惜。可在周礼亚看来,这是自己努力工作取得成绩的回报,认为“天下”是自己“打”出来的,村里的事,只有他说了才算数。可以看出,此时的他,当年的那颗为民办事的“初心”已经荡然无存,居功自傲不说,还飞扬跋扈起来。

这样的“政绩观”是非常危险的,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进京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起义过程中,“闯王”的部队还算纪律严明,将士齐心;但在进京以后,包括李自成自己以及刘忠敏等大将都认为,好容易才打下了“天下”,过点享乐的日子理所当然。他们的结果如何?导致军心涣散,离心离德,终究被别人窃取了胜利果实,多年征战付诸东流。因此,坊间流传着“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的说法。的确,冲锋陷阵时豪气满怀,而和平时期却很难经受得住权势、利益的诱惑。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某些人面前,恐怕就成了粉饰自己的口号,践行起来就太难。因为,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就要放弃许多个人的非法利益,那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就不能出现。手中有了一点权,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为群众谋福祉,而是怎样使自己得到更多,怎样让自己的亲戚得到更多。这种背离“初心”的思维走向一旦形成,就会自反面的路上渐行渐远。能否坚守那份“初心”,在为民路上服务到底,是对所有党员干部的严峻考验。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