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这是扶贫信息卡,上面有我的手机号码,遇到紧急情况、生活困难,扶贫政策、业务办理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拨打我的手机,我一定尽快赶到你家中,帮助你解决遇到的问题。”淄博市博山区城东街道机关干部刘新芳对贫困户石志顺如是说。(8月15日 山东新闻网)
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各地各政府都撸起袖子,制定详细帮扶计划,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与机关干部全部纳入到驻村帮扶工作队当中,明确帮扶职责,落实帮扶措施,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结对帮扶却走了形式,一些扶贫干部甚至一年都很少到贫困户家里看看,要不去了就是见面给个红包,凳子没坐热就走,对于贫困户反映的问题,要么不见回音,要么不解决,干部与群众“彼此”不熟悉,感情疏远,扶贫效果差。
为增进贫困户与结对帮扶人员的联系,更好地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打通精准帮扶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近日,淄博市博山区城东街道制作了“扶贫信息卡”,并由结对扶贫干部送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手中,使“扶贫信息卡”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助推器”,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地落实,如此贴心便民的服务值得点赞。
小小“扶贫信息卡”印有结对帮扶责任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等内容。有了“扶贫信息卡”,贫困群众可以及时咨询自己关心的事项和问题,特别方便了老弱病残的贫困户,只要一个电话,扶贫干部就会上门服务,及时解决贫困户遇到紧急情况、生活困难,扶贫政策、业务办理方面的问题,做到困难有人帮,疑惑有人解。可见,这张小小的“扶贫信息卡”,畅通了贫困户与扶贫干部联系的渠道,减少了办事流程,让精准扶贫更便民,更贴心。
一直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困难多,任重道远。但作为扶贫干部,不管你是来自农村的机关人员或者事业人员,还是来自城市的党务工作者,只要被选派为扶贫工作队员,都要沉身子,深入基层,亲近群众,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尽自己所能,真正做到在贫困村中“知群众事、解群众忧、想群众想、暖群众心”,在精准扶贫中做群众的贴心人。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新桥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