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且慢为挂牌督办微腐败问题叫好

[ 作者:李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09 录入:实习编辑 ]

今年以来,江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挂牌督办345件,查处3552人,通报曝光752人,通过督查督办,一批反映强烈、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基层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人民网 8月7日)

挂牌督办,顾名思义,就是将案件挂出来、公之于众,列入议事日程,进入领导视线,经常关心、督促过问,必须办出一个结果,否则,就要对有关人员进行问责。一言以蔽之,挂牌督办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办成事情。

江苏省聚焦“微腐败”问题,对征地拆迁、“三资”管理、惠农补贴、低保救济等方面的典型问题线索,进行挂牌督办,要求纪委直查快办、“一案双查”。今年以来,江苏挂牌督办345件,查处3552人,通报曝光752人。既让一批反映强烈、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又让一批无视党纪、肆意妄为的干部得到应有惩罚,一举两得,且不快哉!

但是,笔者认为,且慢为挂牌督办叫好!

事实证明,很多“老大难”问题的形成,与我们基层干部作风不实有密切关系。一些基层干部不了解真实情况,不能提前发现问题,任由问题像野草般疯长;一些基层干部脸好看,但是不办事,遇到问题就躲,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干部缺乏担当、懒政怠政,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和关键,小问题就容易发酵成为大问题,伤了老百姓的心,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危害之大不言而喻。

一些问题,特别是大问题靠单一手段无法解决,确实需要挂牌督办,但是,当挂牌督办多了以后,一些基层干部就会认为,一点小问题嘛,不要紧的,问题大了自然有人来处理。长此以往,一些基层干部就会产生“躲问题”“养问题”的恶习,一个问题演变成多个问题,小问题酝酿成大问题,既不利于干部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长久、健康发展。

为官避事平生耻。基层干部要敢于担当、勤于作为,扎扎实实推进“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机制,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让大问题越来越少、挂牌督办越来越少,这才是应有的常态。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