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要从“心”出发

[ 作者:廖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8 录入:吴玲香 ]

7月24日,全省脱贫攻坚巡查整改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在会上强调,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和提出的指导思想、措施要求、方法路径牢牢记在心上,用心用脑、精准精细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脱贫攻坚是党和群众时刻关注、时刻牵挂的民生工程,如何将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事既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能力强弱,也检验着党性是否坚强。杜家豪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今后,对扶贫工作做得不好的同志,就解决痛心的问题;做得好的,就解决放心的问题。无论是安心、用心、痛心还是放心,目的就是让大家把心思放在扶贫工作上。

把心思放在扶贫工作上,就是要让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卷起裤子、扑下身子全心全意、真心诚意投入到脱贫攻坚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指示,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战,需要各级扶贫主体组织推动,需要社会各方面真心帮扶。总书记这番话,不仅给长期坚守在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鼓了劲,更鲜明地点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即扶贫要用心用脑。

脱贫攻坚要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群众关心的问题就是干部需要关注的问题,群众关心的问题就是干部需要努力的方向。群众对什么问题最关心?不是喊口号、不是搞形式,而是能给困难群众带来实质变化的举措。当前,一些地方抓扶贫工作,过多地把精力倾注在了填表、改表、再填表上,而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就业渠道等实打实的帮扶措施却被晾在了一旁,陷入了本末倒置的境地。

脱贫攻坚要念好“心”字决,重点就是要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一方面,要以百姓心为心。整理扶贫资料、填报扶贫系统固然重要,但这只是扶贫的辅助措施,扶贫工作的重心还得转移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中来。今年以来,省委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着力在全省掀起了一股“三走访三签字”的热潮,其目的就是要解决或预防脱贫攻坚中一些干部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另一方面,要以事业心为心。一些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提不起精神气,根本原因就在于把脱贫攻坚当成了包袱和压力。扶贫是事情、是工作,更是事业。只有把扶贫当作事业干,才能干出实绩、干出特色、干出亮点。要端正对脱贫攻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政治站位,把扶贫当成检验理想信念的试验场,在扶贫事业中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的完美统一。

“脱贫攻坚的过程,就是向作风不实、向形式主义开战的过程,这是一场实打实的战役,来不得半点虚假,关键是思考要深、研究要透、作风要实。”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进一步念好思想上的“紧箍咒”,以更为入脑入心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老老实实地查找剖析问题症结,精准精细地研究务实管理的举措,确保如期、保质保量打赢这场攻坚战。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