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不折不扣走好脱贫攻坚长征路

[ 作者:王瑶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8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时强调:“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2017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决战冲刺阶段,我们必要拿出“绣花功夫”抓实每项工作、每个环节,迎头赶上,不打折扣的走好长征路。

一是要理清思路,找准问题。想要“走出扶贫新路子,带动农民奔小康”,首先就是要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有效推进工作。按照全省“五个一”帮扶措施,反推问题所在,细化问题类别,逐村逐户开展下村实地走访,认真做好问题记录,认真思考帮扶措施,形成问题台账,积极与镇村做到问题对接,掌握贫困户动态,做到不漏一户,不放弃一家的工作原则,探究贫困根源,做到精准识别,开展精准扶贫。

二要全面统筹,帮扶到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脱贫攻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要想实现由之前的“输血”改为“造血”,就要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勤奋思维。根据收集到的问题症结,对症下药。创新探索以党建带动经济发展,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同时结合农业产业发展为基础,用科技力量改变传统农业高投入、低收入的现实状况,统筹整合社会资源,不同问题不同方法,绝不亦步亦趋,囫囵吞枣,多维度切实解决贫困问题。

三要全员聚力,狠抓落实。“业广唯勤创事业,脚踏实地谋发展”,不能把脱贫作为一个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亮点工程来抓,当权者一定要树立民生思想,从上到下形成合力,全面对照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和贫困户脱贫“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四个好”标准,按条落实,严格遵守兜底政策的标准和范围,落实了资金分配方案,形成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清单,所有工作任务全部细化到点,每项工作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启动和完成时间节点,坚决不走形式、走过场,切实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四要全域推动,树立典型。在扶贫过程中,要积极稳妥的创新产业扶持方式,实现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点带面,树立典型。“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充分发挥敢想敢做,有创新意识的那批群众的积极性,带动整村发展致富,让全村脱离“等、靠、要”的穷根思想,积极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自己更好的生活努力。

脱贫攻坚,这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政绩的筹码,是真正让百姓感受国家关爱的具体措施。帮扶有亮点,村貌有变化,农户有效益,不仅仅要打赢这场攻坚战,更要限时抢时。聚力精准扶贫,走好脱贫攻坚长征路“最后一公里”,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系宜宾市南溪组织部选调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