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来到邵阳调研。杜家毫书记在扶贫工作调研时指出,要通过“三走访三签字”,真正把情况摸清摸透,把目标定准定好,把责任压紧压实,用心用脑、精准精细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回顾我省正砥砺前行的脱贫攻坚大业,人们总会为诸多奋斗在脱贫一线中一个个富有激情、充满干劲的背影所感动。尤其是在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以“三走访三签字”为代表的扶贫实践活动,在各级领导干部领任务、扛责任、下基层、干实事的不断落实中,成为了党员干部诠释责任担当的最真实写照。
“三走访三签字”,走的是群众最需要党员干部的地方,访的是群众对脱贫致富最真切的渴望。在通往脱贫的康庄大道上,奋斗在扶贫工作中的党员干部必须要沉下身心抓好抓实扶贫的各项工作,真真实实走入老百姓的家门、访进困难群众的心门、叩开脱贫致富的大门,决不让一个人在脱贫的道路上掉队。基层脱贫工作中,贫困户的退出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尽管当前我省建有较为完备的贫困退出机制,但机制在基层执行的如何、退出贫困后群众的实际生活如何等问题,仍需要领导干部亲临一线察民情、体民意、解民忧。践行“三走访三签字”的过程,正是领导干部诠释责任担当的过程。基于上述原因,杜家毫书记提出了“三走访三签字”,要求市州委书记、市州长每年要走访辖区内所有贫困人口集中的乡镇,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每年要走访辖区内所有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每年要走访辖区所有贫困户。同时,强调要严格实行脱贫攻坚“签字背书”,即贫困户脱贫,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签字把关;贫困村退出,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签字把关;整县脱贫摘帽,市州委书记、市州长签字把关,再报省里审定。
“三走访三签字”,就是要走出感情、访出实情,真真正正实现“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承诺。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如火如荼的“三走访三签字”活动,不仅是对贫困退出机制的完善和发展,更是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发展中心”思想的深刻体现。细微之处见真章。脱贫攻坚是人民群众关心的头等要事,每一个环节的把握都至关重要。把好访贫问计的“走访关”,把严贫困人口的“出口关”,既关系着脱贫大业成功与否,更关系着人心向背。深入践行“三走访三签字”,让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卷起裤脚、撸起袖子,踏入责任田、种好责任地,正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浓浓的人文关怀,同时也让原本艰难的脱贫大业平添了十分暖意。
在实践“三走访三签字”活动中,领导干部必须要突出直面问题、立行立改。脱贫攻坚越往后、越深入,遇到的越可能是问题根源,触及的越可能是贫穷根子。社情民情的不同,必然导致各地扶贫工作所面临的“瓶颈”不同。领导干部每到访一次,贫困地区的面貌可能就改变一分;领导干部每多访一人,困难群众的队伍可能就会减少一人。如果在走访背书签字的过程中不能直面问题、立行立改,脱贫事业就会陷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困境。在脱贫的道路上,从来没有近路可走,更没有安逸可贪,只有真正下到了基层、访出了问题、压实了措施,脱贫攻坚才能取得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成功。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三走访三签字”活动要求,将其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行动上落实起来、责任上压实起来,争当决胜脱贫攻坚的“领头雁”,真真切切让困难群众在脱贫攻坚中获得更大实惠。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