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严查脱贫攻坚腐败问题决不手软

[ 作者:白文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1 录入:实习编辑 ]

  山西将加大力度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特别是紧紧盯住深度贫困地区,对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并对已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新华网 7月18日)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精准扶贫,目的就是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实现全国人民的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艰巨的而繁重。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三军用命、齐心协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然而,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仍有诸多帮扶干部,公然违背党中央规定,置党纪法规于不顾,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干事不担责、搞“数字脱贫”、表格漫天飞,严重干扰基层干部群众工作的现象,更有部份党员干部胆大妄为,紧盯扶贫资金和财物,采取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手段,把无耻的黑手伸向扶贫领域,肆意侵占扶贫资金财物,严重影响脱贫攻坚的精准实施、持续深入。今年1月至5月,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503件,处分435人。问题之多、涉及之广、性质之恶劣,不仅增大了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实现脱贫的难度,更是导致部分群众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出现了不同声音,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不仅延误了脱贫攻坚大好时机,也损害了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的一大国策,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下一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也是我们党的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应当以党性原则为保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认真负责,开展扶贫工作脚踏实地、手出实力,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觉主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冲锋陷阵。任何对扶贫资金物资心存不良居心,把黑手伸向扶贫领域,企图动扶贫资金“奶酪”、吃扶贫物资“蛋糕”,侵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挑战党和国家底线的形为和个人,都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

  作者单位:中共蒲江县委编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