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与经验实施
毫无疑问,传统农业文化在几千年的耕作摸索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耕作技术与经验积累。先民们不断摸索,在遵循自然大规律的前提下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的包括对育种、耕种、灌溉、排涝、病虫害防治、收割储藏等一整套农业耕作技术与经验实施。
2.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传统农业生产工具代表着一个时代或是一个地域的农业科技化发展水平。传统农耕技术所使用的基本动力来自自然,几乎可以做到无本经营。它在满足农村加工业、灌溉业所需能量的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各种污染和巨大的能源消耗。
3.培育出的一系列符合生产要求,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作物品种
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种子。可以说,没有种子,就没有传统农业。古人通过筛选育种的方式,培育了一大批实用的种源。而这些种源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石。这份遗产不仅满足了我们对农产品的多重选择,还参与了全球物种多样性的组成。
4.传统农业生产制度传统农耕信仰
上述三点是从物质的角度,而第四点则是农业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文化与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比其它影响更为深远,因为农业人口在历史上往往是绝大多数。包括农业生产制度与秩序,基于农业文明的道德伦理规范以及农业信仰等。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农业生产技术,而没有完备的生产制度与秩序,农业生产是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至于道德体系与农业信仰,则是农业民族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支柱。这种文明至今还在我们的世界里传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悟空问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