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解决“文山会海”还需根除官僚主义

[ 作者:八里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30 录入:吴玲香 ]

精准扶贫驻村蹲点一个月,与乡镇和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深度体验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由衷地觉得基层干部真的不容易。别的不说,就说说他们要应付的种种文山会海吧。去年镇里的政法委副书记开了280多场会,平均一个工作日超过一个会。(6月25日《人民日报》)

这就是当前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当然,撰文的蹲点干部真实反映基层干部疲于“文山会海”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敢于为基层干部反映实情,敢于把一些工作中的弊端揭露出来,不仅有助于传递正能量,并且希望这样的“手记”能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只有把基层干部真正从“文山会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役中。

不可否认,会议是领导工作的一种形式,如研究工作,做出决策;统一思想,消除分歧;布置任务,明确分工。但如果把大量精力用到会议上,哪有时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如何腾出手来解决问题和矛盾?怎么能扑下身子多办一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事?应该明确,开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把会议当做主要形式,那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影响机关工作效率,更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才是书写时代发展新篇章的唯一方法。在扶贫工作中,参加一些与扶贫工作密切相关的会议,撰写必要的工作汇报,以及完成基础数据整理收集,都是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上级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但是,两天一个小会、三天一个大会,动不动就写总结、写汇报、做方案,隔三差五一套表、一天一报新数据,文比山高、会比海深,让基层如何抽身去真扶贫、扶真贫?

某种程度上说,基层扶贫干部遭遇的“文山会海”,是一些地方整体政风中上行下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缩影。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越是下沉到基层,承担的任务越重。如果每项工作、任务,都强调开会落实、都需要材料汇报,基层干部自然就会被卷入到“文山会海”之中。中央2012年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会风和文风,指向的就是令基层不堪重负的“文山会海”,目的就是通过以上率下,带动整体风气的转变。然而,正如去年底多家中央媒体调研时所注意到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工作作风产生的“文山会海”现象,在部分地方有反弹迹象。下重拳解决“文山会海”,首先要解决会议本身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作者单位:绵阳市安州区兴仁乡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