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共享农业时代,圆你农庄梦

[ 作者:长三角农业规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16 录入:19 ]

共享的概念如今已经发展到各个领域,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

毫不夸张地说,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正在暴风骤雨般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不禁要问,这么多领域都能“共享”,休闲农庄、生态农场能不能“共享”?让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农庄!

“共享农庄”把共享经济理念,带到农场经营中去,打通消费者和农场、线上和线下的购物渠道和流程,在资源共享的层面保证良好的农场体验,如参与农事活动和购买土地、农资、农产品衍生品的工艺制作等的体验等。

计划中的“共享农庄”模式

1.土地共享

如果你流转的土地没有资金来进行运营,可以采用认领,众筹的方式,比如,一个城市家庭可以认种1亩地,支付管理费用,之后由你来帮他们打理,种出来的农产品归城市用户。或者平时城市家庭还可以自己参加管理、耕作、采摘等等事项,参与其中,农作物还可以按认领价格来打折出售。

2.农机共享

一台农机十几万,甚至上百万。而且闲置率高。如果通过开展农机租赁,一台农机可以提供给一个村里的农户使用,大家一起来共享这台农机。如此,也可以减轻创业者资金压力和现金流。

3.物流共享

农村的住户之间较分散,交通也存在问题,物流一直是一个大难题,如果发展农用车来开展物流和配送呢?建立物流共享系统,上行下行的物流都能够搭“顺风物流”,保证及时输送。

4.农村仓储

农产品大量上市之后,不可能一次就能卖掉。因此,仓储或冷链显得特别重要。但建设一个仓储成本太高、闲置率也特别大。通过共享模式,激活农村仓储,提供仓储利用率,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存储及农产品安全等问题。

共享模式还是要考虑盈利与赚钱的。那么利用共享模式如何实现企业或项目赚钱呢?我们认为也有以下几点。

1、卖产品

有些水果基地采用采摘活动,从而把农产品卖出去。这比你去寻找渠道销售卖更有价值。像现在流行的农事体验,大多都是通过体验来卖产品。如体验采摘蓝莓,收割稻子等等。

2、租赁

依靠租赁赚钱是农业共享模式的最可靠的保证,通过提供租赁服务可以实现资源的价值。其中,比较多的就是土地租赁、农机租赁。

3、资本运作

这一点有点像共享单车模式,把平台打造成资金池,通过平台聚拢钱和资源,等资金融入到一定程度,之后再通过资本运作,保证现金流。

海南“共享农庄”已经开启

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之前共享经济的业态都是从下到上的民间创业行为,这次的“共享农庄”从初期开始,就被政府认可并从政策层面积极推动。

近日,海南省召开“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培训推进会。在会上,海南省省委副书记李军指出:共享农庄,是解决农产品滞销和价格波动、美丽乡村建设缺少商业模式和持续运营能力、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和水平较低、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致富、农耕文化传承等问题的有效举措。

其实,早在今年3月,海南省就制订了“我在海南有农庄”的专项行动,将“共享农庄”作为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一个抓手先行试点。  

对于政府而言,“共享农庄”模式,通过使用权的交易,将农庄的闲置资源与城市需求之间进行最大化、最优化的重新匹配,将不确定的流动性转化为稳定的连接,间接地缩减了城乡差距问题。

对于农庄和农民而言,通过产品认养、托管代种、自行耕种、房屋租赁等多种私人定制形式,不仅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够和以往低频消费的用户建立强连接。

事实上,“共享农庄”模式的雏形,很早在美国就已经出现。

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名为“艾米的农场”生态庄园。这个占地60亩的美国版“农家乐”,只有六十多岁的南迪和他三十多岁的女儿两个人打理。

当然,全部工作只有两个人并不现实,所以,他们干脆所以她们干脆把农场弄成开放式,随性经营。

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是解决农产品滞销和价格波动、美丽乡村建设缺少商业模式和持续运营能力、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和水平较低、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致富、农耕文化传承等问题的有效举措。

我们不难发现,共享单车,其实是赢在了商业模式!农业领域,引入共享经济的概念,“共享农场”的路还会远么?

有人说,共享农场就是,把共享经济的这种理念,带到具体的农场经营中去,打造出的大联盟。这个大联盟成员需要:消费者和农场、线上和线下的购物渠道和流程,还有,要保证良好的农场体验,包括参与农事活动和购买土地、农资、农产品衍生品的工艺制作等的体验等。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长三角农业规划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