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如何,事关广大农村居民健康和精准扶贫成效。笔者因工作原因,先后深入到龙山县相关部门及部分乡镇卫生院或分院,就该县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龙山县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该县现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48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卫生管理站1个,中心卫生院9所,乡镇卫生院8所,卫生院分院26所。全县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核定编制720人,实有卫生人员981人。在乡镇卫生人员中,有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138人,初级职称596人,无职称240人;有执业医师218人,执业助理医师130人,医技人员34人,注册护士314人,未获执业资格112人,非卫生专业173人。长潭、八面、风溪、干溪、比溪、猛西、岩冲等7个乡镇卫生院(分院)无执业医师。2014--2016年全县乡镇卫生院分别实现医疗业务总收入4998.426万元、6044.093万元、7563.793万元。近年来,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13年以来,共投资860万元,完成了农车、贾坝、湾塘、茅坪、白羊、塔泥、内溪、苗儿滩卫生院建设,建设规模3860㎡;计划投资230万元、建设规模1000㎡的隆头、乌鸦卫生院已进入招投标阶段;计划投资500万元2500㎡、700万元3800㎡的石羔、水田卫生院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二)逐步加大了医疗设备投入。落实了设备购置经费1200万元,计划从2016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每年安排400万元,配备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疗设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彩超、救护车、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乡镇卫生院(分院)配备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心电图机。目前,部分新设备已经到位。
(三)完善了功能定位。一是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其诊疗行为,开设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检验科,放射科、B超心电图室,每个岗位安排二位以上专科人才;强化特色专科建设,拓展其发展空间,承接县级医院的幅射带动,搞好双向转诊,使其能承担基层医疗诊治的重任;进一步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公益性,完善内部管理,提高社会公信力。二是一般乡镇卫生院(分院),强化其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以满足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切实担当起农村医疗保健、疾病防治“守门员”责任。
(四)设立了边远艰苦地区医务人员特殊津贴。自2010年开始,该县为在猛必、塔泥、老兴、八面、凤溪、比溪、猛西、坡脚等边远高寒地区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设立了“边远艰苦地区医务人员特殊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共有26人享受。2014年又开始执行“片区农村基层教卫人才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
(五)加大了乡村卫生人才引进和招聘工作力度。一是积极开展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聘工作。2010年以来,该县共为农村基层卫生院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208人,其中,2015年招聘了33人,2016年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40人。二是认真实施特岗招聘项目。2008年省里为龙山县招聘了5名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聘期5年。三是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高校医卫类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服务,到目前为止,共计招聘了8名“三支一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六)加强了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制定了《龙山县卫技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2011年至今,选派乡镇卫生院到县直医疗机构进修200余人次。2014年以来,选派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州参加各种短训分别为31、28人次。落实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为乡镇卫生院免费培养定向医学本科生。做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全科医生转岗培训60余人。落实“中央补助地方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完成社区卫生人员IPTV培训及管理人员培训180余人次。
(七)实施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照顾政策。一是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方面,对于在乡镇卫生院基层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予以适当放宽条件,计算机、外语不作必备条件。二是实施了“农村卫生专业高、中级职称”项目,截止目前,已经有3名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农村卫生专业副高级职称,5人取得了农村卫生专业中级职称。
(八)开展了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自省卫生厅实施“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以来,该县每年对口扶持6个乡镇卫生院,根据各单位的实际需求,共派驻医务人员50人次,涉及妇产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儿科、护理等专业,共举办学术讲座100余次,手术带教80余台次,开展新技术6项,免费接受进修生70余人次。
二、问题与不足
为了了解掌握群众对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意见,笔者共在里耶、召市、苗儿滩、红岩、石羔、兴隆等乡镇(街道)发出问卷120份,收回78份,其中:72%的群众表示需要看病就医时愿意选择到乡镇卫生院就诊,51%的群众认为乡镇卫生院对健康状况或疾病的诊断不准确或不太准确,38%的群众对乡镇卫生院提供的看病就医服务不满意或不太满意,27%的群众对乡镇卫生院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该县乡镇卫生院在能力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一)乡镇卫生院人才紧缺。一是人才引进困难。由于龙山县地处老少边穷地区,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不愿到县里工作,更不愿去乡镇卫生院服务,造成乡镇卫生院进人难。二是编制严重不足。该县乡镇卫生院共核定编制数720个,实际在编651人(借调到县直医疗机构200余人),现实际从业人员达981人。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医技人员普遍缺乏,大部分乡镇没有专业的公卫人员,编外聘用人员过多,乡镇医卫人才有断层现象。
(二)乡镇卫生院设备落后。该县48所乡镇卫生院仅有生化分析仪10台、血球仪16台、尿液分析仪20台、CR和DR7台、B超机22台、心电图机17台,而且一些设备也已老化。设备落后,不能进行常规检查,这也是部分群众对乡镇卫生院不信任的原因之一。
(三)业务开展不平衡、医疗服务水平较低。2013年以来,该县仅有里耶、召市等12所卫生院开展了手术业务,且除里耶、召市外,其他10所卫生院年手术均不足百例。岩冲、长潭、八面等3个卫生院(分院)长期未开展基本的医疗业务,由此导致群众就医成本增加。以剖腹产手术为例,在县城医院比在乡镇卫生院要多开支4000--5000元。
(四)公共卫生服务有待加强。一是大部分乡镇没有配备专门的公共卫生人员,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中缺乏防疫、妇幼等专业人才。二是没有配备必要的心电B超等专用设备,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三、思考与建议
(一)进一步增加农村卫生投入。一是切实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综合实力,为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二是尽快配齐各类医疗设备。按照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院分院不同标准更新配齐医疗设备,提高乡镇卫生院的辅助检查能力。
(二)进一步做好乡镇卫生院人才保障。一是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鼓励卫计部门招录和引进乡镇急需的医学类紧缺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和具有三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医技人员。二是鼓励城乡卫生人才有序流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到基层医院工作,适当从基层选调拔尖人才充实县级医疗机构,让年轻人感到有奔头。三是提高乡镇卫生人才待遇。落实好乡镇卫生人才的各项福利待遇政策,适当提高卫生院自主分配的绩效工资标准,调动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设立卫生人才培训专项基金。通过加大乡镇卫生人才的培训工作,使全县初步形成县乡村结构合理的卫生技术人才骨干梯级队伍。五是理顺和解决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问题。适当增加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数,对县内调动的卫生人员进行清理,办理好相关的编制异动手续,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三)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一是调整基层医疗机构布局,办大办强中心卫生院,逐步建立区域性医疗服务联盟或联合体,为偏远山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分类管理,转变职能,按中心卫生院、卫生院、卫生院分院三类实行层次化管理,重新设定职能,分别明确各自职责,做到精细化管理。三是选拔培养一支优秀的院长队伍。要注重从业务精、懂管理、年富力强的医技人员中发现、培养一批乡镇卫生院院长,带动一所或一批乡镇卫生院发展壮大。
(四)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一是要注重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适时招聘具有专业技能的公卫专门人才,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培训。二是配齐开展公卫工作必备的设施设备,切实提高乡镇公卫工作的能力。
作者单位:龙山县人大常委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