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贾枭:我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三个认识

[ 作者:贾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24 录入:19 ]

2017年是农业部确定的“农业品牌推进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重点。一时间,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成为热点,区域公用品牌成了“香饽饽”。此风口下,正确理解区域公用品牌的战略思想、建设内容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表明,区域公用品牌集结资源,助力区域农产品闯市、帮扶农企产品创牌,是区域农产品品牌化的有效抓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部“一号文件”都提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近期多省召开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也将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正确理解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战略思想和建设内容,就能提高工作成效,避免走弯路或走错路。

我结合农本咨询团队在全国的实践,谈一谈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三个认识,供大家参考: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种战略思想,是新时期农业发展思路的调整,是农业公共服务的创新。

早些年,农业工作的重心在生产端,所提供公共服务多以标准化、基地建设等为主。农业品牌化以及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的提出,表明农业工作重心的调整,即向市场端转移。和以前围绕生产端的公共服务一样,创建区域公用品牌是新的公共服务。

从这个层面上说,当下强调并加大推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农业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调整,是新时期农业公共服务的创新,也会成为新常态。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系统工程,包含了产品战略、产业战略以及区域经济战略三个不同层级的内容。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大致分为三个战略:

一是产品战略,主要是区域产品价值表达和品牌符号创造;

二是以组织化为核心内容的产业战略,通过龙头企业等组织整合农业要素资源,上游推动标准化生产,下游对接市场实现价值变现;

三是以融合为手段的区域经济战略,即以农业产业衍生或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三个战略,层层递进且彼此关联。产品是载体,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是目标。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实质是区域经济战略,不能被“看小”或“看轻”。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三长工程”,县市长“搭台”,董事长“唱戏”,千万个农民家长“参与”。

通常来说,区域公用品牌做的好的地区,大多都有政府的积极参与或引导。政府以政策、资金、项目为杠杆,引导各方参与创牌。在这当中,政府树起公用品牌大旗,龙头企业充当主力军,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参与其中。

从这个层面上看,政府是品牌建设的指挥者,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力军,农民是品牌建设的参与者。通常来说,初创品牌时,政府应积极引导或强力推动。当品牌“成形“或“上路”后,政府要适当“退位”、“让位”于企业。因此,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要因时而变,不能固定不变。近年来不少地区探索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新路子、新模式,都值得后来者学习和借鉴。

作者简介:贾枭,农业品牌化智库——农本咨询首席专家,最多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咨询项目经历,最具实战经验的区域公用品牌战略架构师,受聘为多个行业组织首席品牌专家和顾问,担任数十个区域公用品牌战略顾问。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信号 农本咨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