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吕政教授日前在参加名为“2016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认为,“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明显的放缓趋势,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速,自2011年至2016年9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由9.5%放缓至6.7%,但仍然能够保持在6.5%增长速度。他指出,确保我国经济增速稳定在6.5%的要素仍然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他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一家一户耕种几亩地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扩大再生产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而要通过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要素怎样配置才能算优化呢?
土地配置
普通农户分散进行农业生产,会造成高能耗、高物耗,单位产品生产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要比集约化生产大很多。将土地流转到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大型种植业者的手中,既保证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收入,也让土地得到最佳利用率。家庭农场与合作社农业既能为社会提供更丰富的农产品,还能保障农产品的品质。
机械化和信息化配置
大规模机械化和信息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机械化不仅能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还可确保农作物在生产环节不误农时。但从发展的角度看,机械化已经不是终极目标,“智能化”才是未来。无人机喷洒农药就是一例:无人机一个早上可以喷洒200亩地,与传统人工喷洒3亩地相比,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还有效的减少了农药残留污染。
社会化服务配置
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由各类社会服务性组织对农民的土地实行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的统一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组织化。比如,江苏省宝应县农机插秧专业合作社为入社农民提供“八统一”服务,包括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机耕、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田管、统一机收、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费等。
知识技能配置
农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大家都是依据自己的多年的经验进行生产活动,现在行不通了,农业生产者也需要接受知识技能培训,进行科学化生产。什么时节播种、遇到“伤病”该如何补救治疗等都要用科学的农业知识来解答。
物流运输配置
经常看到网上发布农产品销售求助信息,眼看好好的农产品因为运不出去,不是烂在家门口,就是亏本批发,辛苦了一年白忙活了。有些农村还没有打通物流环节,并不是物流不够用,而是配置不均。利用互联网+,打造物流信息化平台,既解决了货车的空驶率,又解决物流路线分配不均的问题。如此还能发展小众化定制产业,为有特殊需求的农产品顾客提供一对一的农业品服务。
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是势在必行了,农民朋友们可以对照农业资源配置趋势,紧抓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乡村之声 2016-12-23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