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汪春阳:全域旅游撬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 作者:汪春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1 录入:实习编辑 ]

全国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日前出炉,绵阳市安州区和平武县榜上有名。而在今年初,北川入围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当前,绵阳市已有三个县、市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11月16日成都日报)

绵阳市人文历史厚重、自然风光秀美、资源类型多样,还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成渝绵经济圈中心城市,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尽管发展势头良好,绵阳旅游仍然存在着诸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主体档次偏低、客源半径辐射不广、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全域旅游”已经成为绵阳旅游业融合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全域旅游”能够形成新的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产出不变收入增加。旅游业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旅游业的产品特质是无边际、无边境的。把不同的产业、行业都纳入旅游,就会构成一个新的旅游产品。比如在贵州铜仁通过“全域旅游”,形成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体系;以弥乐佛教文化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体系;以温泉养生为代表的休闲度假体系;以傩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旅游体系;以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地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体系。

“全域旅游”能够是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抓手。以平武县为例,人口不足19万,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普遍较低,不适合发展第二产业。而“全域旅游”对人员素质、技能要求的弹性较大,一方面可以吸纳乡村闲置劳动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农民工和大学生回乡创业。此外,还能够最大程度保护生态平衡,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当然,旅游是服务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产业,要以人为本。不管是旅游+教育、旅游+交通,还是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新型养老等等。实质都是满足人的需求,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这需要打破传统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协调和整体推进,建立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发挥好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作用,让“全域旅游”真正成为撬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简阳市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