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嘉禾县塘村镇为例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这表明,特色小镇建设是“十三五”时期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加快小城镇特别是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嘉禾县作为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县,为更好地落实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推进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建设“湖南城乡一体化示范县嘉禾先导区”的概念
“十三五”时期,为加快建设“一都两城三地、山水田园嘉禾”,努力建成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该县将立足县情,坚持把嘉禾全域作为一座城市来经营,科学编制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套规划管到底。特别是一些乡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小镇,走出了一条具有嘉禾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路子。
以塘村镇为例,塘村镇曾经是著名作家古华笔下的芙蓉镇,地处两市三县交接之地,是商贸交易聚集地,人文历史厚重,铸锻造历史悠久,小城镇发展基础好、起步早,镇区面积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建到现在的5.5平方公里,街道三纵七横长达7.8公里,翻了三倍,临街万铺就有662间。市场1万平方米、680个摊位。每月的赶圩日,人流量能达到6万人,交易额达到成百上千万元,是嘉禾名副其实的流通旺地。笔者还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嘉禾县人民政府安排财政预算资金,将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3个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示范乡镇3年内获得包括政策优惠、项目优先、投入倾斜的利好条件。县财政设立示范建设专项引导资金,每个示范乡镇每年预算1000万元。塘村镇就是其中之一。今年5月塘村镇被省发改委确定为全省第一批13个“产镇融合示范镇”其中之一,取名“锻造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涵盖内容丰富多元,但最核心的是产业。发展特色小城镇应从产业抓起,依靠产业集聚人口、发展经济、提供服务。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实现产镇统筹和协调发展,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产业,从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为中国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支撑。
一是从资源优势出发,确定主导产业。产业是人口合理聚集、城镇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小镇的自然资源、人口结构、产业基础等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确定小镇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应充分考虑区域定位,做好小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规划设计,防止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依托主导产业,形成拳头产品,引领市场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为扶持和壮大五金锻造业发展,塘村镇几届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把五金锻造业的发展放在了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放在了嘉禾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大目标中来思考,提出了努力实现“创造、创新、创品牌,做大、做强、做上市”的宏伟目标,并出台有关推进锻造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引领支持企业发展。在此背景下,塘村镇中小微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不断突破困境保持活力,被誉为“塘村现象”。
二是推动产业聚集,提高规模效应。产业集群发展,通常指的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和融通发展。在小城镇区域范围内,推动形成产业聚集,可以畅通产业信息、增强产业活力、节约交易成本,形成产业抱团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塘村镇工业区是嘉禾县一园五区之一,在其辖区内,又分塘水、英花、镇西、镇南4个工业园,既是嘉禾锻造工业的发祥地,又是嘉禾品牌产品创造发明“洼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转方式、调结构”的理念,注重产品的研发,与大企业做配套产品,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打造了一批响当当的品牌。为减少企业生产成本,该镇还引导企业主注重产品研发与开发,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据统计,在该镇兴办企业的嘉禾县信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安辉、郴州神农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剑功、嘉禾县精工锻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雷衍发、嘉禾县江夏刀王有限公司经理黄吉生等均开出20至50万元的高薪面向社会聘请科研人才,专门从事产品研发和新工艺产品引进等工作,取得了实效。嘉禾县精工锻铸造有限公司以年薪28万元聘请高级工程师,引才引智,不仅研发了8种出口英国和德国高端市场产品,而且仅2015年就出口创汇达100余万美元,成为了嘉禾县的出口创汇大户。目前,该镇的湘江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是湖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其“天虎”网B2B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良好;湖南省嘉禾县精工锻铸有限公司以自主研发的实用型专利产品为突破口,重点生产精密锻件。2015年被国家评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畅销到澳大利亚、英国、印度等世界各地,成了嘉禾县的出口创汇大户。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带动效应。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代表,是产业先进生产力的掌握者。在一定程度上,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的发展水平。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在财政支持、税费优惠、用地用电、产品流通等领域要加大扶持力度。2010年9月,嘉禾县五金锻造协会正式成立,同年被评为湖南省中小企业核心服务机构。锻造协会通过品牌带动、会展搭台、政策帮扶,积极鼓励和引导会员企业扩产能,上档次,创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并组织会员多次赴沿海地区考察学习先进锻造技术,达成了引进汽车配件生产线的投资意向;组织湘江工具、顺利锻压、中兴工具等锻造龙头企业以会展搭台,多次参加上海国际五金工具博览会、广交会以及俄罗斯、南非、墨西哥、印尼、迪拜等国内、国际展会,实现了产业与国内外市场的全面对接,大大提高了嘉禾县传统锻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塘村锻造历史上发展的新突破。2014年4月,该镇邀请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来塘村调研指导锻造产业,通过积极申报和衔接,中国锻压协会接受嘉禾申报创建“中国绿色锻造产业示范基地”,年后即安排专家来镇考察指导。目前,塘村镇现有锻造企业123家,产品从单一的农具和刀具类发展到整个五金工具类和新兴科技产品,达到2000多个品种59个系列,产量达到8500万件(套)以上,自创品牌68个,拥有“湘江”“顺利”“老牛王”“江夏曲龙”等品牌,产品远销美、英、法、德、俄、日等25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占有35%以上的市场份额。特别是扳手系列,占有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四是发展配套产业,提高综合发展能力。在小城镇区域范围内,一、二、三产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要结合各自条件和发展阶段,进一步挖掘产业内涵和潜力,推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特别是要立足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促进产业功能拓展,提升产业文化内涵,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三次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为了拓宽本地群众的就业,该镇在全力抓好工业企业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先后培育了高峰(尹郭村)原生态水果基地、邓林水果基地、英花英达农场、高甫香果园葡萄基地,清水、高甫等村的生猪、肉牛、山羊、渔业养殖小区(基地)等,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再就业机会。据统计,仅2015年,该镇通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39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0人,全镇95%以上的劳动力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五是突出特色优势,创新品牌市场。建设特色小镇,主要体现是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发展特色产业,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千篇一律,要加强创新和品牌建设。大力开展品牌创建,发展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用特色品牌占领市场。随着市场的拓展和生产力的发展,该镇逐步走上了半机械化和电子化生产的道路,锻造业规模越做越大,产品从单一的农具和刀具类发展到整个五金工具类,达到2100多个品种59个系列,涵盖活板手系列、钳子类工具、园艺工具、组套工具、电力工具、汽配工具、农用工具、家用刀具等。产量达到8500万件(套)以上,自主品牌68个,拥有“湘江”“明星”“幸福”“周氏”等品牌扳手,“顺利”“山力”“巨龙”等品牌断线钳,“金鸡”“五羊”“老牛王”“银鸡”“军向”“华光”等品牌农用工具,“江夏曲龙”“龙牌”“三A”等品牌刀具,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意大利、荷兰等25个国家和地区。塘村镇的五金锻造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实现了从贴牌生产到自创品牌的华丽转身。
截至2015年底,塘村镇拥有4个锻造工业小区、1个锻造科技园,锻造企业310户,从业人员达1.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产值达43.5亿元。
作者单位:嘉禾县县委宣传部 嘉禾县财政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