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扩大消费内需的关键在于培育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农村消费市场是未来我国消费市场的重点。吉林省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收入,粮食产量的增减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特别大。因此,全面了解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把握省内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可以为制定有效拉动内需的政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着力点。
1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1.1 数据来源
农村居民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人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可以称之为现期收入。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按人口平均的纯收人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民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
1.2 样本描述
1995—2014年吉林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及支出结构原始数据描述情况见表1。
2005—2014年吉林省及其包含的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延边等9个地区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总体呈上升变化趋势。其中,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5个地区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吉林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6.0%、5.5%、2.2%、0.4%和1.4%。白城地区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低,仅为吉林省平均水平的71.1%。吉林、辽源2个地区的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高于吉林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0%和1.8%。白山地区的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最低,仅为吉林省平均水平的79.4%。吉林省各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排名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长春地区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但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较低,是收入多消费少的典型代表;延边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排在全省第8位,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排在全省第4位,是消费大于收入的典型代表。
尽管如此,该比重下降的幅度并不明显,仍保持在4.2%左右;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则逐年增加,2014年城镇家庭居民全年人均乳品消费支出298.02元,较2009年增长51.9%,作为高营养食品之一,乳制品的需求仍在不断扩大。
2实证分析
2.1现期收入对农民家庭生活消费水平的影响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消费决定理论,在供给充分、消费价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居民生活消费主要由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决定。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之间存在一种线性关系,可以建立线性函数模型。利用Eviews 5.0软件,运用OLS方法,对1995—2014年吉林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进行回归,结果见表3。
边际消费倾向是0.75,说明吉林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有0.75元用于增加生活消费支出。
运用同样的方法对2005—2014年吉林省各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回归结果上看,吉林省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生活消费的影响是显著的,各地区生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从高到低分别是白城、松原、通化、辽源、四平、吉林、延边、长春和白山。
2.2 现期收入对农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的影响
运用Eviews5.0软件对吉林省1995—2014年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ELES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见表5。
从表5可知,吉林省农村居民随着收入的增加,食品和衣着方面的消费支出会随之减少,而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商品及服务的支出会随之增加。换言之,吉林省农民在收入增加时,首先考虑的是除食品和衣着之外的其他消费项目。
观察表5发现,吉林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是食品(0.20)、居住(0.14)和医疗保健(0.11);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03)和其他商品及服务(0.02)。可以说,吉林省农村居民比较注重食品质量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比较注重身体健康和保健,而对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与其他商品及服务的要求比较低。另外,交通通信(0.09)和文教娱乐(0.09)的边际消费倾向也相对较高,表明吉林省农村居民越来越重视旅游、教育和文化娱乐,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
3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从整体上看,吉林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收入,就有0.75元用于生活消费支出。从局部来看,省内9个地区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长春、吉林、四平、辽源、白山、白城6个地区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非常显著。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是食品0.20、衣着0.05、居住0.1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03、交通通信0.09、文教娱乐0.09、医疗保健0.11和其他商品及服务0.02,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品质正在逐步提高。
因此,增加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扩大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制胜法宝。吉林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增加农民收入要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入手。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高产、优质、绿色、生态农业。完善农产品价格体系,强化惠农保障措施,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工资,增大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提升农民农业生产技能水平。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加大扶贫扶弱工作力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比例。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家庭收入,确保农民有更多的钱可以用于扩大生活消费,提升生活消费品质。
参考文献略。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畜牧杂志》2016年20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