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别必雄: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 作者:别必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4 录入:王惠敏 ]

近年来,荆门市顺应民意,因势利导,着力推进土地按户连片耕种,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按户”,就是严格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权,以农户为单位调整耕种土地位置;“连片”,就是通过村组内部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和承包地重分等形式,使每户耕种土地连成一片、最多不超过两片且“不插花”,最大限度实现家庭规模经营;“耕种”,就是不改变农地性质,守住耕地红线。“连片耕种”写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一、时代的呼唤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田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但以距离远近、土质肥瘦、水源好坏平均搭配的方式,使农户承包地呈现出“分散化、碎片化”的状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视角来看,“分散化、碎片化”的土地经营方式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市场经济的视角来看,“分散化、碎片化”的土地经营方式难以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分散化、碎片化”的土地经营方式倒逼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乡村治理的视角来看,“分散化、碎片化”的土地经营方式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一大因素。

二、创新的实践

按户连片耕种源于基层群众的自发实践。土地二轮延包前后,荆门市沙洋县三坪村等地群众主动并田、连片,逐步实现按户连片耕种。2014年,沙洋县推广三坪村经验,选择鄂冢、童沙、马新三村开展试点,2015年全县整体推开。2016年,荆门市全面推广这一做法。

(一)坚持依法依规,明确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明确“一主一辅一不准”基本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按户连片耕种。一是以流转经营权为主。推动村组内部户与户之间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实现连片,推动单个农户向家庭农场、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实现连片。二是以互换承包权为辅。明确只要不突破“增人增地、减人减地”底线、农户承包地面积保持不变,无论有多少农户参与,都属于承包权互换。三是不准整村打乱重分。严格落实《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不准整村打乱重分。对情形特殊、确需在村小组内部调整的,征得2/3以上农户同意后,按程序报批。

(二)坚持分类施策,探索推进模式。主要是三种模式:一是经营权流转模式。在土地升值预期很高的城郊村,采取“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办法,推动按户连片耕种。二是承包权互换模式。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主要是通过农户自主协商互换承包权为辅的办法,推动按户连片耕种,并通过确权颁证固定下来。三是承包地重分模式。在遭受自然灾害、确需内部调整的村,征得2/3以上农户同意并按程序报批后,在小组内进行重分。

(三)坚持因地制宜,确定连片路径。主要采取六种连片路径:以灌溉水源为主要参照进行连片;以农民住房为主要参照进行连片;以最大田块为主要参照进行连片;以最集中田块为主要参照进行连片;以主导产业为主要参照进行连片;以涉农项目实施为契机引导连片。

(四)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主协商。一方面,突出政府引导,明确村为主体。政府重点做好顶层设计、集中培训、督办指导等工作。村级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按照操作规程,做好组织群众、土地连片、化解矛盾等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不搞强制命令,不搞包办代替。

(五)坚持程序规范,确保公开公平。一是科学制定方案。县、镇、村、组分别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所有调整方案由每家每户签字认可。二是核实田块面积。对所有田块进行重新丈量,登记编号并印制成册,每户一份。三是集中张榜公示。及时将入户调查结果、承包田块分布情况、农地流转情况张榜公示,并绘制连片前后对比图。四是及时完善手续。承包权和经营权调整后,依法依规办理手续、签订合同,并及时登记颁证、建库归档。

三、多赢的格局

按户连片耕种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耕地“分散化、碎片化”问题,让农户多方受益,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拥护。

(一)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按户连片耕种之前,由于土地分散、细碎,“稻虾连作”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难以推广;按户连片耕种后,土地更加集中,便于管理,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规模化种植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按户连片耕种后,便于农户统一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化肥、农药、灌溉等农资投入和耕地、收割等农机服务投入大幅减少。

(三)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管理,解决了农村社会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按户连片耕种后,农户受益面积大增,群众自发修建机耕道;村组将机耕道、U型渠、涵闸、堰塘等交由农户管护,实行“谁受益、谁管护”,厘清了管护关系,明确了管护责任;同一片区农户种植的品种、病虫防治等便于统一,邻近的田块也好协调,有利于社会化服务的推进。

(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了乡村和谐。按户连片耕种后,农田关联对象变少,减少了矛盾纠纷的源头,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同时,村级组织主导推进按户连片耕种,帮助群众解决了长期困扰的难题,群众打心眼里认为是办了件大好事,提高了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作者系湖北省荆门市委书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 2016年10月13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