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规律,近期我们到杭州、绍兴的梦想小镇、基金小镇、云栖小镇、袜艺小镇等6个小镇进行了实地考察,从理论上归纳梳理,并与河北省馆陶特色小镇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本地及其他地方特色小镇建设有所裨益。
一、相似点分析
1、背景相同。特色小镇建设都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事物,将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产、城、人三者融合的重要平台,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2、定义相近。两地的特色小镇既不同于行政建制镇,也与各类产业园区有明显区别,仅形态上如“小镇”,又有着灵活的体制机制。“镇”的特征有三条:一是为数不多的居民聚集地;二是相对完善的市政功能;三是有产业基础。“小”是指特色、个性和情调。其基本特征就是八个字:乡村风情,城市品质。
3、做法相似。坚持“产业+文化+生态”,是产业文化生态特色小镇。突出“一镇一业”,特色是最重要的卖点,也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探索。浙江省要求一般特色小镇按3A景区目标建设,旅游特色小镇按5A景区标准建设。馆陶县粮画小镇已达到3A景区标准,其他小镇也按照这种模式扎实推进。
二、个性化分析
1、经济发展程度差距大。浙江是发达地区,新世纪以来,浙江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方面形成先发优势,这些都为特色小镇发端提供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馆陶是欠发达地区,无山少水缺绿,没有特殊的人文景观,是一个普通的平原小县。特色小镇是在发育不够、要素不发达情况下的助推引导。
2、区位优势不同。浙江特色小镇位于中心城市或周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易与城市共生。与浙江相比,馆陶小镇远离中心城市,资源、人才等高端要素吸引能力相对较弱。
3、战略培育方式不同。一是浙江依托丰厚强大的经济发展根柢,小镇主要靠“种”的方式,如酷玩小镇,依托两大投资商拉动,梦想小镇由阿里巴巴和浙大等带动。而馆陶特色小镇主要靠“育”的方式,依靠本土企业培育市场主体。投资小,靠积累,需较长的过程。二是浙江格局大、思路宽,上下联动,借智给智借力给力步子大。馆陶则是边实践边探索,自力更生发展。
4、小镇功能有差别。浙江特色小镇总的看是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是通过移民新建或包装而成的城市社区或企业社区,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新形态,是块状经济的升级版。与之不同,馆陶特色小镇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现有村庄村民基础上的打造,一个特色小镇本身就是一个美丽乡村,是农村新型社区,是新农村的升级版。
5、人的素质差异大。浙江下大力气引进人才,构建人才高地,特色小镇集聚了大量的外来创业人才。而馆陶主要是本土人口在改造提升和创业。
三、启示
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明显滞后。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虽然时间不长,但其创建理念和做法,特别是解放思想、精准定位、搭建平台、引进人才等,都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一是解放思想。采取多种更加开放的政策引项目、引人才。如梦想小镇为青年创业者免租金,给房补,“只要带着脑袋来就行”。
二是精准定位。规划建设一定要“专”和“特”,产业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不求大、但求专;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全、但求特。牢牢坚持“一镇一业”,专注把一个产业做精做强,避免“千镇一面”。
三是搭建平台。坚持政府引导,搞好顶层设计,提供硬件和环境,筑巢引凤。平台搭建后采取市场化运作,为小镇持续良性运行提供保障。
四是引进人才。浙江小镇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聚集人才。通过聚集人才带来资本和先进经营理念,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四、结论
贫困地区可否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小镇建设要具备相应的产业、技术、资金、文化等基础。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应引起重视,那就是要敢于创造奇迹。只要找到“特”和“专”,有愚公之志去“育”,进而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能够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和人才,实现聚变效应和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同样可以建起来。决不能被动地等靠。馆陶的实践回答了在贫困地区同样能够建设特色小镇,只不过是大与小、快与慢、强与弱、“种”与“育”之别。只要把握基本理念和规律、只要方向对头,就会殊途同归,异曲同工。近期,河北省委省政府、邯郸市委市政府对特色小镇寄予高度重视。全省提出要建设100个特色小镇。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同志考察了馆陶特色小镇之后,提出要学浙江、上水平,把粮画小镇建成“万人小镇”的要求,河北的特色小镇必将如雨后春笋,拔地而生。
作者系河北省馆陶县委书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6年09月10日 03 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