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善同:城市化不是政府要追求的目标

[ 作者:李善同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07 录入:王惠敏 ]

李善同在演讲中说,城市化不是我们政府要追求的目标,实际上城市化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在工业化和进步过程中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指标,不是一个抓手,或者是政策的指标。城市化真正的动因是什么呢?一个就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是城镇化最基础的一个东西。另外就是生产力,第二产业和农业相比的话,现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力实际上是远远高于第一产业,这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社会服务这一块,我们以每千人人口医疗机构来作为例子看一下,城乡和农村的差别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改善他们非常重要的动因。

整个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市场化和社会进步的结果,但是对这个结果政府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减少很多滞后和基础设施,给城市化扫除一些障碍或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80年代和90年代大量的城市劳动力转移,实际上是跟人口结构有关系,那个时候我们年轻的劳动力占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觉得城市化的过程,我们还要考虑到农村有多少劳动力,另外还要考虑到农村人口劳动力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实际上不是完全以政府意志为转移的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无论是从供给方面还是需求方面,都对经济增长有很重要的作用。经济增长了以后,也会对城镇化,包括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城镇化是很好的推进作用。同时如果我们处理不好的话,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作用,这样影响经济增长。

城镇化以后对于服务业的发展也有一个比较好的带动作用。另外,城镇化对投资也有很大的需求,供电、供水这方面的需求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2013年和这种情况相比的话,如果城镇化提高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是带来27个百分点的增长,另外可以促进整体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所以我们认为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是很重要的一个促进作用。

从总的来看,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几个创新对于区域的增长,对于区域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认为未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是城市化和创新。城市化必须要跟改革在一起,城市化不是我们经济增长的抓手,真正的抓手是改革,只要有很好的改革,才能使城市化所带来的可能潜在知识变成现实。如果只搞改革的话,我们城市化会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矛盾出来,所以城市化必须要跟结构调整和改革相结合。另外城市化要更多的关注人的城市化。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民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