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遇到的困难问题像“捉螃蟹”,抓起一个牵出一个,涉及的利益关系像“九连环”,错综复杂环环相扣,既呼唤百折不回的信念,也要求坚定果敢的行动。(8月6日 中国青年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政之道,贵在落实。开了局,破了题,起了步,但是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重大利益调整,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接下来就是要把改革的“规划图”转变为“施工图”,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变为惠及普通百姓的实实在在成果。因此,要确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改革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抓好落实,达到战略决策预定目标的能力。执行力包含达到目标的意志和决心,完成任务的组织谋划和执行能力,达成目标的实际成效。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政策领悟能力、实践结合能力、攻坚克难能力等多种素质的集中展现,它表现为一种总揽全局的洞察力,一种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一种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
如果说全面深化改革前一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画图”,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把这幅蓝图变成现实。“画图”重在谋划和思考,“变现”重在执行和实施。
一是要不断增强政策领悟能力。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必须加强政策学习,才能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才能锐意创新,把学习创新的成果充分运用到提高工作能力和增强工作效果上。要进一步改善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强化素质,不断提升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提升自主创新、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升坚持公平正义、依法行政办事的能力。
二是要不断加强实践结合能力。要建立健全一套量化管理、责任明确、考核有据、奖惩分明、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科学实用的制度保障,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保证。要设立专门的政策法规执行监督考核机构,对政策法规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发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为和现象进行坚决制止纠正,对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惩处,确保政策法规执行有力、落实到位。要主动增强大局观念,做到个人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要做到统筹兼顾,点面结合,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去抓好落实。
三是要不断提升攻坚克难能力。切实提升改革执行力,关键在于敢于破解难题。全面深化改革一定会遇到各种难题和阻力,我们决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阻力就停滞,遇到干扰就乱了方寸,要坚决摈弃等、靠、看、拖的思想。要遵循科学规律,积极想办法、谋思路、出规划、定方案,探索化解难题和阻力的方法、措施,然后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确保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观桥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