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孙子才四个月,体重已高达二十斤,虽然模样长得墩实可爱,但做爷爷却喜在眉头愁在心。他告诫儿子和儿媳:“肥胖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应当严格控制小孩子的体重,千万别让他长成‘小胖墩’。”好在妇幼医生安慰道:“小孩子的体重是应当严格控制的,不过,现在还处在哺乳期,这个体重只属于稍微超重,也还算正常,不必过分担忧,等到断乳之后,若还处于超重状态那就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了。”
对此,同事也曾多次向笔者说过他的担忧,笔者对此很有同感。据笔者多年的观察,肥胖这不仅学生的形象受损,也有损孩子的健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还影响他的智力,令其反应迟钝,瞌睡成堆,学业成绩滞后。曾经,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困扰。有资料显示:目前美洲地区超重儿童数量比例约为1/3,估计到2020年将大幅增至1/2;欧盟国家的“小胖墩”比例也将从现今的25%增加到38%。而中国儿童也将成为“肥胖大军”的重要新生力量,2020年中国将有1/5的儿童体重超标。
近年来,笔者发现班上的“小胖墩”学生越来越多。这就表明了肥胖早已不再是城市孩子的“专利”,我国农村地区青少年儿童的肥胖比例正在快速提高。据《半月谈》记者的调研得知:山东省近2.8万名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年龄在7至18岁青少年,在近三十年间,超重男孩比例从0.7%增至16.4%,超重女孩则从1.5%增长到近14%,此外,12岁以上年龄段青少年肥胖问题更为严重,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造成农村“小胖墩”越来越多的原因是什么?首先是,如今农村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就让孩子的营养过剩有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多,年轻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孩子的生活只有靠年老的祖辈照顾,而大多数祖辈文化水平低,不注意孩子的饮食摄入量以及饮食搭配,孩子往往控制不好科学饮食的标准,长期下去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身体过度肥胖的症状;最后,农村孩子缺少运动,一无运动的场地,二无运动的习惯,三是农村的学校很少举行运动会。
怎样抑制农村“小胖墩”越来越多的趋势?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给力,打好组合拳,形成一种合力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是家庭,年轻的父母不要当甩手掌柜,把养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年老的祖辈,尽可能创造条件多陪陪孩子,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科学的搭配营养;二是学校,要加强的学生的锻炼,不要只抓教学质量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培养学生的课外兴趣,多运动,还要教育学生不要吃垃圾食品;三是社会,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应当管理好学校的周边环境,杜绝有损学生身体健康的垃圾食品店出现,一旦出现问题必将严惩不贷。
总之,孩子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他们的健康有关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所以“小胖墩”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重视和破解。
作者单位:湖南省武冈市湾头镇泉塘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