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独山村的西冲水库,供应三村4000余村民的饮水。从去年雨季至今,村民发现水库水质断断续续出现问题,相关部门通过取样检测,确定水源遭到牲畜粪便污染。如今,村里人怀疑是与水库一山之隔的养猪场排污造成水污染,暗访后,他们发现该养猪场确实将牲畜粪水乱排坑洞内。(7月12日《贵阳晚报》)
近年来,时常有破坏环保的养殖业曝光:佛山95%养猪场不环保,政府竟需用1200万治理养殖污染;湖北省浠水县的养鸡场的鸡粪露天倾倒,臭气熏天,死鸡丢进河里,让河水发绿,周边村民怨声载道;笔者家乡的养猪场猪粪堆坡,污水四处流,令周边村民忍无可忍,投诉不断……
本来,养殖业是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乡村养殖业,这不仅让农民发家致富,还可振兴乡村经济,活跃丰富市场,丰富国民生活,可谓一举多得。然而,如今农村基层干部却只把养殖业看作是政绩的体现,因而出现只重养殖而不管污染的现象。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独山村的饮用水源——西冲水库出现问题,引起贵阳市环境监察支队、修文县县政府、县生态文明建设局、县农业局等多部门重视。在李村长提供的一份2016年4月25日环境监察部门做出的情况报告中这样写到,2015年8月、10月,西冲水库进行了两次监测分析,结果为氨氮超标;2016年4月对西冲水库监测,结果显示为:氨氮、粪大肠菌群超标。
为何一个个让农民致富的养殖业最后却演变成一个令人头痛的环保“烂尾工程”,给农村的环境卫生带来污染,给农民的生活带来危害。这是各地基层政府必须面对、深思且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只重养殖不管污染的现象是一种饮鸠上渴的行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破坏是巨大,对农民生活带来的困扰是无限的。当然,“不破坏环境就是对生态环境最好、最聪明、成本最低的保护。”发展养殖业,环保要先行,这是对生态保护的最终目标,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要做到不破坏,就要有所取舍,什么是对环境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心里要有笔账,决策的时候就要算算这笔账。因为,破坏环境伤害的不仅是环境,更是人类的自身。如何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畜牧业生产途径,实现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已成为当务之急,期盼政府部门尽快拿出适合农村现状的科学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单位:湖南省武冈市湾头镇泉塘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