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秦风明:给农村基层文山会海瘦身

[ 作者:秦风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7 录入:实习编辑 ]

为破除“文山会海”弊病,近年来全国各地整治举措诸多,也取得明显良效。结合“多会合一、长会短开、短会少开”的做法,以电视电话会议、网络视频会议等新形式缩短会议“成本”的举措逐渐普遍。然而,近日笔者在走访中却听到不少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反映,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各地大力精简会议活动,改进会风。可“疗效”却只停留在了上级“表面”,广大基层“渗入”甚少,效果不佳。新型的会议召开方式,依旧带来了“新负担”,部分地区,特别是基层“受压”现象依旧存在。

由于一些基层部门对于落实上级精神的方式没有及时转变,依旧停留在“下文件、开会议”的层面上,忽略了“落实效率”才是本质要求。加上一些地方将会议召开次数列为考核标准,逐渐使一些会议变得“形式化”、“任务化”,失去了原本的落实目的,间接的浪费了财力、物力及宝贵的时间。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有传统工作思维没有转变的问题,也有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比如有的党员干部,工作中应付了事,对上级文件、会议不走心,执行乏力;个别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未彻底转变,依赖过去的开会模式。一些地方之所以变着花样的会仍然不少,关键还是一些领导干部“官僚主义”的行事方式在作祟。

对此,笔者认为,“文山会海”尤其在基层还需继续“瘦身”。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减少层级,推进职能转变;鼓励干部转变思维,跳出传统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精简会议力度应持续加大,特别是对于广大基层,应多注重实际落实效率考查,而非一纸会议记录的凭证。对于必要的会议,应加大召开的精准力度,对参会人员、时间、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降低“会议成本”,提高“会议效率”,以避免“陪会”、“口水会”、“重复会”的发生,造成不可必要的浪费。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纪律,促进干部自觉将工作做实做细。部门一把手,要以身作则,严肃纪律,增强执行力度。要细化明确会议规模和文件数量的标准,既精简会议文件,也精准参会对象、发文单位。同时强化外部监督,严格会议文件的审批和管理,使开过的会、发过的文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从根本上来说,防范、约束‘文山会海’,必须建立健全有序、良性、高效的政务运营体系和管理制度。

作者地址:山西省壶关县树掌中心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