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自古以来,就是蛮荒之地,这里曾经是荆莽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人烟罕至。是老一辈革命家用自身汗水和青春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仓,铸就了一个永不磨面的北大荒精神。近年来,扶贫工作全国各地如火如荼铺开,成千上万扶贫干部奔赴各地开展脱贫攻坚,所以扶贫干部不仅要有热情更要有“北大荒精神”,才能引领群众朝着同步小康更进一步迈进。
艰苦奋斗,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当前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共性就是资源匮乏、地势偏远、交通不便等问题,这些条件会给扶贫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所以扶贫工作者要做好甘于寂寞、敢于吃苦的思想,唯有做好吃苦的精神,才不被贫困地区恶劣的条件所击倒,才能乘风破浪,带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虽然贫困地区生活和工作环境会与城区有一定的差距,但比起开垦北大荒的老一辈革命家常年吃高粱米、窝窝头、盐水煮黄豆,白菜粉条汤的日子,我们应感到高兴和满足,扶贫干部要沉得下身子,放得下面子,与群众吃“腌菜子”“睡硬炕”,不分你我,引领群众跳出“穷窝”。
求实创新,帮扶一方带动一片
消除贫困是全世界一大难题,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老鼠屎”,所以扶贫工作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份责任,消除贫困、破除贫困篇迫在眉急。扶贫工作者是脱困攻坚战线上“侦查兵”“急先锋”,要敢于“斗智、斗勇”,更要脚踏实地穿“草鞋”,运用自身知识优势到群众中去认真调研,听取意见,然后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谋发展。扶贫是一项工程,需要同心同德,共同使力,方能拔掉穷根共建小康,所以扶贫工作者要创新扶贫载体,统筹各方资源,协调部门,众志成城,以多方之力扫除一方贫,以一方之新带动一片跟。
顾全大局,赤胆忠心只为人民
北大荒的开拓者们为民族大业,为抢险救灾,为完成国家任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急国之急、想国之想",用青春和汗水完成了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前脱贫攻坚正值关键期,作为扶贫工作者应该服从命令,听党和政府的号召,义不容辞的到祖国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即使贫困地区条件艰苦,作为党和国家的干部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群众困难放在心上,抗在肩上,把脱贫攻坚作为一份责任,一份使命,奉献自己微博的力量。
甘于奉献,燃烧自己释放光芒。
北大荒人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伴随着共和国艰难前进的脚步,历经三代北大荒人的薪火传承、拓荒风雨,终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今天的北大仓,他们为了人民的福旨甘愿牺牲事业、青春、甚至生命。作为扶贫干部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少怨言、多做事,少索取、多贡献。雷锋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作为扶贫干部就要无怨无悔,心无杂念为群众谋发展,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属于当代人的价值。
作者单位:中共三穗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