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和居住环境,这样的目标是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相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盲目追求直观的成效,不顾乡情民意和客观条件搞规划、建新村,不仅没有促进经济发展,还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影响了社会稳定。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如何立足乡情民意呢?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符合乡情。重点要围绕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绿色农产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把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把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农村家庭居住环境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尊重民意。新农村建设必须时刻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要切实做到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况且,只有尊重民意,才能发挥群众智慧,新农村建设才会更加顺利。
第三是善于听取呼声。在工作中,干部必须首先要问问这里的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看看群众是希望进行旧址改造还是建设新村、新社区,听听他们对本村的发展方向有什么设想,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不合理的决策造成的资源浪费,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主人翁。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