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京凯:脱贫攻坚要把实现党建脱贫作为首要

[ 作者:王京凯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0 录入:实习编辑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因此,在脱贫攻坚中,我们要打响的“第一枪”,首要的是实现党建“脱贫”。没有党建“脱贫”,就难以实现生活上的脱贫、经济上的致富,就难以真正脱贫帽、拔穷根。

生活贫困、经济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贫困、党建贫困,这是问题根源,也是症结所在。当前,我国还有12.8万个贫困村需要脱贫,这些贫困村中,绝大多数都存在党建“贫困”。实现这些贫困村如期脱贫,首先要向党建贫困“开刀”。然而,当前党建“贫困村”的原因种种,有的是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思想滞后,党员队伍不健全;有的是宗族观念、派性意识根深蒂固,各种利益、矛盾交织,村干部难选难干,甚至出现群龙无首、各自为王的现象;有的是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淡薄,滥用职权,蛮横粗暴,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公信力,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再谈增加村集体收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空欢喜一场。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选好书记、配强班子、建好队伍、理顺机制是脱贫攻坚的基础,也是实现贫困村脱贫的关键。首先,要选好书记。“群羊领路靠头羊、大雁无首难成行”。一个村经济发展如何、群众的收入如何,群众对党的评价如何,村党支部书记起到“关键少数”的作用,选好配强有思想、有担当、有能力的农村干部至关重要。其次,要配强班子。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村班子如果人心不齐,互相较劲,互相拆台,哪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更别谈出现“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的倍增效应。只有班子这一“核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会有人听、有人信、有人跟,才能团结和凝聚更多的力量。第三,要建好队伍。农村党员与群众接触得最直接、也最密切,要激发其身上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其成为脱贫攻坚的先锋队、主力军,引导和带领更多的群众走出困境。第四,要理顺机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党建工作,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切实增强农村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法治意识,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团结群众、敢于担当,推动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作者地址:山东省临沭县委组织部研究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