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从排查倒逼“体检”基层政治生态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截至今年4月底,广东全省共排查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39703条,重大线索5107条,对全省基层政治生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人民网5月12日)
推进基层反腐、深化基层治理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排查工作,认真排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征地拆迁和工程建设等领域、农村“三资”管理使用、涉农政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以及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窗口行业和领域等违纪违法线索是中纪委一次重大决策部署。
一是建立了统一排查协调体制和工作机制。排查工作责任落实到基层,加强了谈话提醒和问责工作。按照全覆盖、不遗漏的排查要求,对象上包括所有与基层履职相关的人员,内容上对照排查内容,对基层违纪违法线索进行了“大起底”,并以村(居)为单位登记造册,逐级上报备案。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拓展线索摸排、深度广度摸排。成立联合排查工作小组,对镇(街)纪检人员实行地域回避,开展分片联合、交叉排查工作。结合领导驻点直联和干部驻村工作、带案下访,进村入户搜集线索,形成“网格化”工作格局。充分利用部门之间沟通配合,利用信访举报、年度审计、专项检查等方式多措并举,全面扩大线索来源。
三是排查实施动态更新和逐级比对制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本级信访举报情况,由专人负责线索总表的动态更新,每月初逐级报上级纪委比对备案。基层纪检干部普遍反映,线索滚动排查机制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让各级党委、纪委不敢懈怠。充分发挥纪委派驻纪检多单位的合力,多方同步开展调查工作,实行单位的联办协作机制,有效缩短了纪律审查周期,实现了案件质量与数量的双提升。
四是统筹创建村级权力清单、村民自治章程、农村廉情预警等微观制度。鼓励基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动督促各地进一步开展廉洁镇、村创建活动,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制度约束。防止庸政、懒政、怠政的思想,对“为官不为”开辟曝光平台,传达明确信号,既不可乱作为、慢作为,也不可不作为。
自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排查工作以来,群众能够鲜明地感受到,基层党员干部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的行为少了,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了,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