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易地扶贫搬迁”我们要解答好“三个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工作“五个一批”工程的重要一环,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扎实策略,其核心是依据“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将生活资源困乏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并在后期给予移民产业扶持及技能培训帮助,调整其经济结构和拓展其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作为政府部门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肩负重要职责,要落实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即:为什么搬、搬什么、怎么搬的问题。
一、为什么搬?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种策略,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贫困与生活环境间是呈正向关系的,受基础条件影响,生产、生活资源的匮乏,致使一些区域逐渐萎缩化、边缘化、贫瘠化,特别是一些居住于生态脆弱区域的民众,由于承受自然灾害的冲击、遭受资源紧缺问题的限制,陷入“贫扶、扶贫”的漩涡。异地扶贫搬迁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很大程度的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环境,提升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统一的规划和政策的引导逐步优化贫困人口的收入结构,让贫困实现脱贫目标,共享国家发展的成果。异地扶贫搬迁是我党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是政府部门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二、搬什么?
明确了为什么搬以后,我们就要来着手弄明白搬什么的问题。异地搬迁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在解决贫困问题上有过许多的尝试,一些经验告诉我们异地搬迁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三个精准”:一是前期调查摸底的精准,二是搬迁规划的精准,三是后续帮扶措施的精准。而调查摸底的精准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的基础,包括精准民众搬迁意愿、贫困人数、年龄结构、健康状况、居住区域、居住环境、教育程度、收入来源等问题,给上级部门易地扶贫搬迁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总体来说搬迁对象可以粗分为三类,一类是一方水土“养不起”的一方人,一类是贫困户有搬迁意愿但不符合异地扶贫搬迁标准的人群,还有一类是有搬迁意愿又非贫困户群体的人员。搬迁对象的确定有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符合上级部门出台文件中规定的条件,二是搬迁对象必须有个人搬迁的意愿,三是搬迁人群必须了解并服从搬迁的硬性规定。
三、怎么搬?
明确了为什么搬,搬什么之后,我们就必须弄懂怎么搬的问题,这是异地扶贫搬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重点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对上要弄清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各级党委、政府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具体方案和配套性措施。对己要理清组织机构、工作职责、纪律红线、项目规划、保障策略、总结经验。对下要做好政策宣传、摸清搬迁对象、走访民众需求。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精准扶贫”大战略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其涉及层面多、涉及范围广,如果不能较好的吃透各级党委政府的文件精神,就可能造成政策宣传的错漏、政策执行的错偏,而由其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吃透文件精神,在政策框架下结合区域实际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建立健全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及配套的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间的具体职能,按照量化管理、定期督办的模式整体推进工作,明晰帮扶单位、驻村干部、联系干部的工作职责,按照“一事一议、一事一结”的工作步骤落实各项工作,做好痕迹资料的收集整理。科学完善的制定异地搬迁实施方案,对于单项工作进行科学的论证和研判,制定完善的措施,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安置、分散安置”的总策略,制定各项可行性方案,然后予以实施。对于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严把招投标、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关,政府增加对下级部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指导频率,纪委、督查、审计等部门要强化督导检查的力度,对整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实施痕迹化、信息化、公开化、动态化管理,通过以上措施保护好我们的党员干部的同时,让这项惠民政策更好的落实下去。
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工作会和进村入户等方式向民众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按照文件要求对搬迁对象进行甄别,按照文件规定有序实施搬迁动作。摸清异地搬迁人员的基数,调研了解民众的搬迁意愿和存在顾虑,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扎实的参考依据。
搬迁只是帮助民众脱贫的一个策略,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搬迁以后搬迁区域内民众的“可发展、能致富”才是关键。在搬迁前期就因做好搬迁区域“产业”规划事宜,不能让“僵尸城”现象产生,要给与搬迁区域内民众专业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支持,要围绕区域优势找寻民众的致富途径,如从事旅游附属产业、区域合作社、手工业、养殖业或“企带叶(企业带动就业)”等方式来带动民众致富。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农村致富新格局,加大对这些区域内民众的政策扶持(如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力度,同时加大对搬迁区域民众的走访力度,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及时向上争取政策予以解决,保障异地搬迁工作连续性。
这场脱贫攻坚大会战是政府部门的一场硬仗,此时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用必胜的信心、坚定的决心、为民的真心吹响脱贫攻坚战的集结号。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民政府政府办调研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