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枣阳市政府按照“选好带头人、抓住关键人、请对引路人,做好监管人”的思路,探索发展新途径,使村集体经济发展又上一个新台阶。
加强村级领导班子配备,选好发展集体经济的带头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需要有一个“团结、战斗、能吃苦耐劳”的领导班子,更需要有一个党性强、思路清、懂经济、肯实干的带头人,带着群众一起真抓实干。为选好带头人,枣阳市采取多项措施:一是加强引导农村外出务工能人吸收进入村两委班子,担当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二是注重把农村涌现出的种养能手、致富能人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三是采取措施留住退伍转业返乡军人和高中、大中专毕业生,把他们培养成村级组织的骨干力量。截止目前,全市农村“两委”班子任职总人数中,生产大户或致富带头人占29.6%,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占13.8%,退伍军人占12.7%,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占8.1%;全市农村“两委”班子任职总人数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1.2%,高中专文化程度占49%。
造就新型农村人才队伍,抓住发展集体经济的关键人。发展村级经济核心问题还是人才的问题,枣阳市一是注重加强对农村能人的培训和典型引导,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农村党员电化教育活动室、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等教育培训阵地,积极培育“土专家”、“田秀才”;二是坚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采取专题培训、下发科技信息、发放光盘等形式,注重把党员群众中致富能力强的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仅是今年以来,枣阳市先后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614人次,举办专题培训班62场次,下发科技信息9000余份。
招商引资与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并重,请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引路人。枣阳市政府鼓励一批交通便利的村,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驻村企业。这些驻村企业在培植自身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拉长产业链条,帮助村级优化种植、养殖结构,吸纳闲散劳动力,增加用工,实现农业的多次增值,促进农民实现增收,推动了所驻村的经济发展。同时,支持和引导村集体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农副产品购销合作组织,以“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引导农民闯市场,在服务农民增收、促进农民致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村集体自身的增收。截止目前,全市504个村共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115个,农村集体资产100万元以上的208个,500万元以上的11个,超过1000万元的有11个。
强化集体资产管理,做好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管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薄弱,是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管得好,村级集体经济就会积少成多,由弱变强;管不好,再强的集体经济也会垮下来。枣阳市一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二是加强对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严格执行三资管理制度,由相关部门牵头,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强化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理财,在各村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公开帐目,接受群众监督,解决帐目不清、有章不循、贪占挪用、滥支乱花等问题。
作者单位:中共枣阳市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