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尹俐:安化县推进武陵山片区旅游协作

[ 作者:尹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8 录入:吴玲香 ]

安化县地处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段,资水中游,是集山区、林区、库区,革命老区等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试点县。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为湖南省第三大县,辖23个乡镇,总人口108万。

一、安化旅游资源独特优势

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对比整个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除武陵源、凤凰等少数县(市、区)外,安化旅游资源具两大独特优势。

1.生态优势明显。安化县有林地面积604万亩,森林蓄积量16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6.07%,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第一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资水横贯县境中部,境内七十二峰神奇幽秀,四十八水清冽甘香,拥有世界最大、距今六亿多年的冰碛岩层。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柘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南雪峰湖国家地质公园相继批准设立、且紧密相连。

2.人文底蕴厚重。安化始建县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为古梅山之域。清代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绕典、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等均生长于此,唐九红、龚智超、龚睿娜、黄穗、陈琳、田卿等羽毛球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从这里走向世界。境内现完好保存有蚩尤故里、文庙、武庙和陶澍陵园等诸多人文古迹。千年黑茶产销历史,留下了茶马古道、风雨廊桥群、古茶行、古茶庄、古码头、古钱庄等大量珍贵的黑茶文化遗存。目前,全县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9处,国家级传统古村落7处,保存完好的风雨廊桥29处。千两茶制作工艺、梅山剪纸、傩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民俗特征和艺术价值。梅山文化和黑茶文化在此交相辉映,散发出独特文化魅力。

二、安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安化县将旅游业纳入“3+2”(做深矿产业、做强茶产业、做响旅游业和加快城镇、交通建设)发展战略,将其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全县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旅游强县、中国最美小城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胜地“2014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目前,安化县拥有4A级景区(茶马古道风景区)1个,3A级景区(龙泉洞风景区)1个,2A级景区2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5处。全县有星级饭店3家,国内旅行社3家。2014年共接待游客15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亿元,均同比增长25%以上。

安化旅游业发展较快,但与凤凰、新化等县市对比,差距较大。凤凰县拥有4A级景区3个,2014年共接待游客903.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98亿元,分别增长7.3%21.1%。新化县获创4A级景区2个,2014年共接待游客96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28亿元,分别增长36.4%39.6%。凤凰与新化旅游业的发展起步时间与我县相差无几,均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大力发展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县旅游业已明显落后于这两个县,接待人数仅相当于凤凰县的16.78%、新化县的15.66%,旅游综合收入仅相当于凤凰县的9.76%、新化县的11.58%

三、安化旅游在武陵山片区和湖南的战略定位

从整个武陵山片区来看,安化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板块最东边,是东部沿海和中部省份游客进入武陵山片区旅游最快捷的通道。安化旅游应定位于打造武陵山片区旅游东大门,成为东方游客进入武陵山生态观光旅游的第一站和必经站。从湖南全省区域来看,安化处在四大旅游板块(大湘西、大湘南、洞庭湖、长株潭)之间,位于板块组合的结合点和枢纽点。安化山水不具备张家界的天生丽质;民族文化亦没有湘西、湘南地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浓郁。唯有以茶兴旅、茶旅一体才能彰显安化特色,成为我县旅游发展的主题,将茶(茶文化、茶遗存、茶生产)、人文(梅山古国、扶王扶汉阳、张五郎)与生态优势联姻合体,方能吸引游客。安化旅游应突出茶旅特色,推进茶旅文一体发展,打造成湖南乃至中国生态茶旅胜地,成为湘中地区游客集散地。

四、安化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做响安化旅游、深化武陵山片区旅游协作,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一是交通瓶颈外畅内连问题。对外,现阶段,我县境内尚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车,且国家未来一段时期重大交通项目布局大都偏离安化,避开安化走,对外交通极为不便,无法快速对接临近县市景区,这成为安化融入武陵山片区旅游协作最大的制约因素。对内,县内干线和支线公路无法无缝对接景区,景点分散且距离相对较远,景区出入口道路狭窄,通行不便。二是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安化上A级景点稀缺且关联度低、行游比过高,餐饮、休闲、服务等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回报期限长等产业特性,制约了旅游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景区深度开发。三是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规划的边缘化地位问题。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六中心四轴线主体空间结构、环四横五纵交通网、五大特色旅游组团和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等多项专项规划中,安化县都未作为中心或重要连接点进行规划。

五、安化旅游突围的基本思路

安化旅游要想从武陵山片区中突围,必须结合生态资源和黑茶产业发展优势,利用好中国黑茶之乡这块品牌,推进茶旅一体发展,实现资源互补,达到“1+1>2”的效果。

1.加快茶旅融合载体建设。大力发展茶园基地,推进基地建设规模化、生态化、景区化。重点建设资江两岸百里生态茶廊、茶马古道沿线百里生态茶带、雪峰湖沿库百里生态茶湖以及芙蓉山、云台山等生态茶山。以生态茶园为载体,积极开发观茶、采茶、制茶、煮茶、购茶等旅游项目。支持和引导白沙溪、阿香美、中茶、建玲等重点茶企发展工业观光游,把茶园基地建设、茶叶生产、观光体验、千两茶制作技艺展示和茶文化宣传深度融合。加大茶饮料、茶食品、茶美容、茶保健品等茶产品深度开发,使安化黑茶成为安化旅游拳头产品。

2.保护和挖掘文化遗存。全面推进古茶亭、茶市、茶碑和风雨廊桥群等茶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修缮;抓好传统古村落、古民居和重点文保单位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旅游开发。

3.丰富茶文化发展形式。深入挖掘梅山剪纸、傩戏、茶歌、茶俗、茶艺等梅山文化和黑茶文化内涵。学习湘西州和张家界经验,支持茶企、文艺单位和景区运营商编排《黑茶印象》、《安化千两茶》等类似大型歌舞剧目。积极寻求大型影视公司以安化黑茶和风土人情为背景编创、拍摄电视剧和电影。启动建设安化黑茶文化传播中心,统筹黑茶文化对外宣传和招商。

4.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构建大进大出交通网。加快马安高速、二广高速、S225扩改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安化至沅陵官庄高速、安化至新化高速、安化至沅陵常吉高速连接线,安化至溆浦高速公路、安张衡铁路等项目实施,逐步把安化建设成为湘中重要交通枢纽和中转站。加快推进东坪至梅城、东坪至平口等县域干线建设。加强茶马古道、龙泉洞等重点景区连接线公路建设,提高道路建设标准和等级。二是提升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完善景区基本功能区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高等级酒店、特色农家乐、青年旅馆、露营地,以适应游客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5.创新宣传方式。深入开展节会营销、事件营销、媒体营销,探索宣传新方式。建立地区旅游代理机制,每年选定重点区域市场营销,积极参与国家、省、市举办的旅游产业博览会。加强与知名旅游网站合作,加盟湖南省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六、建议和请求

1.请求国家民委、省民宗委对安化边销茶生产予以重点支持。安化县是历史上边销茶主要产区之一。随着黑茶内销市场的逐步转旺,边销茶价格长期偏低甚至出现成本与价格倒挂现象,国家在边销茶原料基地建设、茶企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入明显滞后,茶企生产边销茶的积极性严重不足。一是请求加大茶园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建设专业边销茶基地,适当提高资金补贴。二是请求加大对边销茶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茶安化茶厂等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在1亿元以上,请求在相关项目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建议在国家层面出台新的扶持优惠政策,批准我县增设23家专业化的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

2.请求省民宗委和省旅游局重点支持安化县举办第三届中国·安化黑茶文化节。安化县将于20151022日至25日举办第三届中国·安化黑茶文化节,拟特邀省民宗委和省旅游局作为本次节会的特别支持单位,恳请相关领导莅临出席,加强指导,同时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3.请求省旅游局重点支持安化茶马古道4A级景区升格为5A级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支持龙泉洞3A级景区、梅山文化生态园、中国黑茶博物馆等景区A”A”

4.请求省民宗委和省旅游局重点支持蚩尤故里探花瑶(溆浦隆回新化安化)武陵山精品线路的打造,包括景点道路互联和基础设施建设。该线路包括溆浦向警予故居、隆回虎形山、花瑶高州温泉、新化紫鹊界梯田和大熊山、安化茶马古道和中国黑茶博物馆等景区,景区道路互联不畅成为该线路旅游协作的最大瓶颈。

5.请求省民宗委尽快落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脱贫攻坚中各项优惠政策和实施项目,特别是关于旅游产业发展、重点交通建设方面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的落地。

6.请求加快武陵山片区旅游抱团发展的步伐。一是成立武陵山片区旅游协作投融资平台,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推出武陵山片区旅游投融资优选项目、筹建跨行政区域旅游市场开发和投资建设联盟等,有效解决旅游产业投资成本大、收益时间长等问题。二是建立武陵山片区县市联系和协商共建机制,联合向国家和省申报一批交通、旅游基建等重大建设项目。三是研究制定区域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纲要和行动计划,针对各县市特色资源优势,引导区域内旅游产业差异化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和良性竞争,同时重点支持安化茶旅一体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四是建设武陵山片区区域旅游宣传推介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适时推出武陵山片区区域旅游博览会等旅游宣传节会。

(作者单位:安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