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购房风险在增大 让农民工去库存不太靠谱

[ 作者:叶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4 录入:吴玲香 ]

今年的全国两会,楼市去库存是个热点话题。最近有观点认为,要让农民工成为城镇商品房去库存主体,这在实践上行得通吗?

身边朋友老家在农村的基本上已经给父母在县城买了房子,如果孩子在外打工,基本是在当地的城镇买房,否则娶不上媳妇。

32日《京华时报》报道了做配送员的农民工魏康林的重庆购房故事,在城里买房家里帮不上什么忙。这些年在外面打工也攒下了几万块钱,如果在重庆市区买房,按每平方米7000元、7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建筑面积计算,总价接近50万元,首付三成需15万元,贷款35万元、期限30年,月供2000元左右我现在不仅首付还差一半,月供还要花掉每月收入的一半,还不算装修。配送员铆足了劲干月收入至多5000元,没有五险一金,刨除房租、吃饭、抽烟和日常开 销,不算应酬,能支配的也就2000多元。如果在城市购房,相当于一辈子为房地产打工。

很多人说,到县城购房,有每平方米3000~4000元的房子,问题是,到县城打工哪有月薪4000以上的呢?还贷能力同步降低,仍然是房奴。在大城市打工的还是住不上新房,把开发商的库存变成了农民工朋友的库存。

去库存去到农民工身上,不大地道。从户籍上说,中国有城镇与农村人口的划分,但对于富裕群体来说,户口完全不是问题,他们根本不需要附带在户口上那份贫瘠的保障。而现在还没有在城镇购房的,基本属于收入比较低的人群。如果由政府补贴,有多少钱可补?

目前,山西、山东、甘肃等省已明确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进城购房。如山东将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契税补贴、规费减免、贷款贴息、物业费补贴等政策,以使其成为长期稳定的住房消费群体。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每日经济新闻2016-03-03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