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儿”注意到,中纪委官网和中国纪检监察报已多次发文警示“冷水衙门”腐败现象,其披露出现腐败现象的“冷水衙门”有扶贫、信访、气象、人防系统、农林牧副渔等领域。今天,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冷衙门”的“生意经”》一文,披露了河北省保定市人防系统腐败窝案,自2014年7月以来,保定市人防办原党组书记、主任李铁柱等16人被查处,9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中国新闻网2月19日)
顾名思义,“清水衙门”旧指不经手大量钱财,不能从中捞取油水的官府,现多用来比喻经费少,福利少的事业单位。但“清水衙门”真的“清”吗?实则不然。事实上,“清水衙门”的油水还不少,说是“油水衙门”还差不多。近些年来曝光的“清水衙门”贪腐现象屡见不鲜,其中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的“蛀虫”更是不少。
可以说,从扶贫、信访、气象、人防系统到农林牧副渔等被人们以为是没啥可捞的“清水衙门”反而养出了一个个肥得流油的“大老虎”,像国家信访局原副局长许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防办原党组书记、主任朱信义、北京动物园原副园长肖绍祥。。。
毫不夸张的说,一些“清水衙门”的贪腐官员连3分钱都不放过。毋庸置疑,这不是个笑话,反而“清水衙门”贪腐官员大小通吃且胃口之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绝不能让看似无钱无权的“清水衙门”成为反腐监管的盲区,更不能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由此可见,“清水衙门”并非是远离贪腐的“净土”,反而容易被反腐倡廉建设所忽略,成为贪腐的“避风港”。所以说,“清水衙门”连3分钱都不放过并不是夸大其词,更不是个笑话。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绝不能差别对待,必须从筑牢思想防线、落实禁令政策、逗硬监管问责上下功夫,让“清水衙门”真正成为反腐倡廉中的一股清流。
作者地址:绵阳市三台县古井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