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纪委网站消息,近日,云南省由省委常委带队,对16个州市、滇中产业新区和84个省级机关单位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进行实地检查考核。全省各州(市)和县(市)也纷纷采取措施,上行下效,向省委看齐,将党委书记带队检查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列入党委主体责任清单。据统计,云南省16个州市和129个县市区委书记组织、带队开展本地区2015年度“廉责考试”,以“一把手”推动本地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落实,特别是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人民网2月18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对全省各州(市)和县(市)的党委、各单位党组织,进行2015年度“廉责考试”中,不仅各地党委、各单位党组织要接受“检验”,“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同样要接受“检验”,并通过现场汇报党组织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和个人述责述廉等方式接受“评议质检”。笔者以为,落实“两个责任”、从严管理,就当把“一把手”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更是一个都不能落下。只有让“一把手”牢牢把“廉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才能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树好形象,打通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诚然,一个地方的政风好坏,与一把手息息相关;一个班子的廉洁与否,一把手管与不管,身先士卒,上行下效,为“班子成员”做出表率不无关系。而且,近年来,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查处的腐败分子中,不难看出“一把手”涉腐的比例并不算低,可谓触目惊心,已然成为反腐领域的突出问题。在揆诸腐败的事实中,制度的篱笆不可谓不多,红线不可谓不严,然一些“一把手”之所以能利用手中权力,要么现场交易,要么期权交易,要么代理人交易,要么人情交易,不外乎是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所致。为此,“廉责考试”再辅以“一把手”的履责情况,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情况,势必能在查找问题中,层层传导压力和责任,警钟长鸣。
毋庸置疑,落实主体责任关键在“一把手”。只有让“一把手”受到比其他人更多更严格的监督,其权力与责任的匹配才能让其时刻保持谨慎与自律,在健全和细化各项制度规定中,明确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敬畏手中权力与责任,为规范权力运行铺设制度轨道。试想,当上梁正了,则下梁也歪不到哪里去。其实,这也是地方区域整个权力系统廉洁生态建设关键所在。
“廉责考试”一个都不落下,也是给其他领导干部以警示,更会使得对所有人的监督变得容易起来。但话又说回来,要监督好一把手,单靠年底的一个“廉责考试”远远不够,更应把责任倒查、责任终身这些制度设计,很好的用起来,并在公开透明上下大力气,在人事任免、工程上马等重大决策问题上,打造一个程序公正、民主透明的平台,尽量减少“一言堂”暗箱操作的机会,让每一个重大决策都经得起程序考验、公正考验、历史考验。相信当制度得到刚性运行,领导干部真正把党规党纪当成高压线、警戒线,那么“廉责考试”无异于内容大于形式。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当权力过重而没有约束,必然会失重,最终滑向堕落的深渊。事实证明,有制约才有平衡。“廉责考试”一个都不落下,是用制度制约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也是要求“一把手”树立正确监督意识,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只有坚持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落实好“两个责任”,才能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使之不敢懈怠、不敢腐败、不敢专权、不敢失责。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