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1月9日上午,在济南全市经济工作暨“四个中心”建设动员大会上,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向1700名与会者提出警示。“看不到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王文涛加重语气,“如果我们再不知耻后勇、奋起直追,恐怕情况只会更糟!”(1月13日 人民日报)
王文涛书记的话使人想起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江珊的著作《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这初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的理论,其内涵特别深刻。确实,没发现问题并不是意味着“没有问题”,只是我们不愿去“发现”罢了。所以,归根结底,不去发现问题,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慵懒散作风的体现,不但不思进取,反而以“没有问题”进行搪塞。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地方发展停滞不前。
就拿山东济南来说,“山东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三,但是,作为经济大省的省会,济南的多数指标仅排在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十二三位,曾经辉煌一时的工业已成为目前发展的最大短板,造成了‘大省小省会’的尴尬局面。”这样的状况足以引起深刻的反思,不“知耻”就不可能“后勇”,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其实充满了危机。“看不到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道出了严峻的现状。
有这么个故事,说某公司招聘项目经理,在面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你接任经理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问题?在受聘的三个人中,第一个发言对公司的未来作了全面的规划,说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第二个人说要先了解公司的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第三个人说,假如他接任经理,首先想到的是公司的“倒闭”。当时大家都吃了一惊,但被录用的正是这第三个人。因为,第三个人在他的阐述中说,只有对公司的发展做出最坏的设想,才能“知耻后勇”,从一点一滴做起,时刻关注公司的“下坡路”,如是一味地看到所谓的“远景”,很可能就被迷住了双眼,而看不到公司存在的“危机”,才有可能把公司弄得“倒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看到不足,才有进取的思想动力。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优美风景的写照,也是济南名胜的代表,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人。但从经济发展来看,“大省小省会”的畸形状况不容忽视。一个走在发展前列的城市,应该是经济、文化、建设多方面齐头并进。而有些干部“安于现状、甘于落后、不思进取”的做派,成了“短板”中的“短板”,真正的“充满了危机”。
“危机四伏”而稳坐,“困难重重”而悠然,这貌似“镇定”的形象,对我们的事业发展来说,确实就“危机四伏”了。作为领导干部,首先就要像前面故事中的第三人那样,时刻从最坏的角度去审视城市的发展,随时发现问题,看到危机。邹韬奋曾说:“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对于“危机”的发现,就当有那么一份“自觉心”,总是没有“危机感”其实是“自贱心”在作祟。地方要发展,就当常怀“自觉心”,时存“危机感”,才不会“危机四伏”而不知,才会信心满满,斗志满满,才会明确工作的不足,从而扬理想的风帆而前行。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