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0日,中国乡建院研究员胡晓芹,在第九届县乡干部论坛暨农民资金互助组织2015年年会中的发言。
大家好,我是胡晓芹,是中国乡建院李昌平老师团队里做内置金融村社建设的一个观察者。我既不是像张教授、李老师这样的专家,我也不是理事长,我就是一个观察者、学习者和协作者,所以,我的角度可能和前几位演讲嘉宾不一样。因为,珠海做内置金融村社和联合社建设的过程和思考,之前李老师已经讲得非常非常透彻了,我就不再重复,只借着这个机会简单地说几句心里话。
第一句话是我们来学什么。我们从遥远的最南方来,来到了四平市,我觉得我们学了很多东西。第一个,我们学到了四平市理事长们干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让我受到振奋!合作事业,虽然现在还是星星之火,但我相信一定会燎原!但是,现在需要我们很多人去实践,去探索,去付出辛勤的努力,这个过程不容易,需要我们坚忍不拔地努力!这次来,我看到这些理事长大家神采飞扬,精神振奋,我很受感染。我们的理事长们为什么都这么自信,这么富有激情,我觉得这是一种精神的张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支持着我们这些勇于开拓和创新的人,在激励着我们这个群体往前走。成立一个合作社容易,办好一个合作社不容易!过去说文章千古事,冷暖寸心知,实际上我们办合作社也是冷暖自知。俗话说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成功了皆大欢喜,于社会于家庭与个人都有意义,是很好的结局,但是若办坏了,那就有可能名誉扫地或者是倾家荡产,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坚信我们每个理事长的合作社一定会办好办成!这次会议,让我们感到大家携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奋力地往前走,我们有很多伙伴!我们这个群体汇集在一起交流,相互受到精神的感染,把这种勇往直前的向上精神发扬光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更大的精神力量,去实践和开创我们的事业!这是我来之后精神上受到的启发,这是我学到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来的那一天,姜老师说了一句话,说我们不仅要办合作社,我们还要倡导合作社文化。这句话很简单,但是,怎么在办合作社的过程中倡导合作社文化,在我们这个事业走的每一步过程中融合和渗透呢?在干事的过程中赋予它文化的内涵,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我们在四平的梨树县,看到好多合作社已经有了文化的迹象,看到他们在有意识倡导、塑造和完善这些文化的东西,包括一些标语口号,一些摆设,一些提到流程等等。我觉得我们这些探索者有这种使命。我们所有办合作金融的人有这种铸造我们合作社核心文化的使命。还有一些理念很感人,象我们的姜理事长说的一句话,他说“我们办合作社是傻子的事业”,这是说我们必须要倾力付出,没有我们的艰辛付出,没有奉献,为农民服务再好的事情也做不了,还可能会做变味。如果我们的事业得不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群众的赞赏,那我们就是失败的。还有一个理事长说“我们办合作社一定要老老实实的,要不去踏红线”,昨天周立老师也讲了办合作社的生存法则,这些忠告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先要生存下来,才有基础壮大。我们要有一种智慧,用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支撑我们的事业往前走。还有一个理事长冯师海理事长说“合作社要办到群众不跟我们合作,他们就不好发展的程度”;另外我们美女理事长李英说我们合作社于农民的关系是“我们带着他们干,他们托着我们走”。这些简简单单的话,背后却都有很深的含义,每句话也都有他们深入地思考,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我们应该深入思索这些话背后很深的内涵。
第三,我们学到了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这次参观,我在1号车,看了五六个合作社,每个合作社我很认真地看了布置,包括员工的服装、站姿和与社员打交道说话的态度,还有服务站里摆设的一些东西,包括那些借款、贷款格式和票据样式,这些都是细节,但很多东西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对我们内置金融村社建设也很有启发。
总之这次学习机会,给我们的信息量很大。李昌平老师一再教导大家说我们合作社要“服务服务再服务”,可我们干合作社的人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学习,不断融合那些最具有实践意义的东西,这样我们不断携手往前走,才会走得快走得稳走得远!
第二句话就是回去怎么办。我作为一个协作者,将会坚定地跟着这个事业往前走,每走一步都会努力学习思考。这次我回去以后我将把搜集的大量信息分类整理,然后结合到我们“内置金融村社+联合社”的体系当中去,把这些最先进、最实用的东西借鉴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
最后,我希望南北的合作金融实践者多合作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成长!共同为我们全中国的农民合作金融事业贡献力量!谢谢!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北京农信之家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