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本忠等:一个百万负债大村的“裂变”

[ 作者:王本忠 邹祖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0-10 录入:吴玲香 ]

928日,宜都市红花套村15名村组干部经过两天的义务劳动,终于赶在国庆节前完成了村委会搬迁工作。走进宽敞的便民服务大厅,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古大贵感慨万千:10年前,对他来说,建村委会几乎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10年里,天方夜谭的背后,经历了怎样的酸甜苦辣?金秋时节,笔者向村书记一探究竟。

100万债务:“欠”出来的压力

时间回溯到10年前的2005年。这一年的121日,41岁的古大贵高票当选为红花套村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

上任伊始,村级债务成了最棘手的难题:当时全村1057个农户、3665个村民,村委会欠农户帐的有192户、102万。村里的正常工作无法开展,整天只能应对前来讨帐的村民,最怕的是腊月,干群关系紧张,一触即发。

古大贵深知:这102万的个人借款是乡亲们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纵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偿还。20062008年,村里千方百计争取到100亩精品园建设,1600米山洪沟整治,宜华一级公路填方土场等项目,将沟、渠、路等公共设施集体部分占地补偿款集中用于偿还农户个人债务,用3年时间实现了村欠农户债务归零。

35个项目:“引”进来的机遇

20101211日,时任宜都市委书记的庄光明带领财政、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在红花套镇光伏产业园现场办公,要求红花套村在一周时间内完成100亩地的清障任务,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当晚,红花套村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现场指挥、项目协调、资金兑付等10多人工作专班。连续工作7昼夜,走进200多个农户家中,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动员, 1218,向业主兑现了一个星期、交地100亩的承诺,被宜都市委书记称赞为光伏速度

古大贵对笔者介绍,过去10年,红花套村先后有光伏园、力帝机械、鑫通物流、科力生等35个项目征地,涉及农户977户、其中搬迁81户、兑现各类补偿资金9700多万。村民在大力支持项目建设的同时,也实实在在感受到很多的收益。

2011年,红花套村1组村民汪万军劳教释放,近40岁的人了,无一技之长、还是光棍一条,汪万军找到村书记古大贵要求帮助解决困难。正巧有一个项目在找人平整场地,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古大贵把这事交给了汪万军,没想到一炮打响。接下来的几年里,汪万军专心做土石方填场子这项小工程,得到业主认可。如今,他娶妻添子,买了小车,建了新房,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与汪万军不同,党员刘世洪在家门口感受到项目带来的机遇。前几年,家底殷实的刘世洪与人在长阳榔坪投资开矿,看到自己村里不断有项目落地,他注册成立了双盛劳务公司,由于讲信誉,重质量,业务越来越好,去年帮助近50名本村失地农民就业,提供劳务收入200多万元,上缴税收10多万。

全村3700多村民得到的实惠更大。从2008年开始,累计硬化水泥路面25.7公里,全村主干道硬化率上升到99%1112个农户告别吃机井水与堰塘水的历史,户户吃上了清洁的自来水;有两个小组的农户用上了天然气;300多村民就近在落户本村的企业就业,年实现劳务收入700多万元。

100亩居民点:“建”成后的舒心

105日,红花套村连接荷花堰居民点的宜华二路正抓紧施工,推土机、碾压机来回施工不停。

按照保护自然环境,展现自然风光,体现原汁原味理念,2014年底启动荷花堰大型居民点建设,总用地约合100亩。

今年9月底,已完成自建房51栋,还建房68套,新建了一个近2000平米的村级文化广场,正加快完成7条、2500多米的硬化通道,配套坪地绿化工程、体育健身设施,今年底,将有近200村民搬迁入住。明年将有部分自建房门面投入商业营运模式,为村民长远性创收。

(作者单位:宜都市委农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