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蓝皮书|常德市2021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 作者:陆福兴 李珊珊 汪义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4-19 录入:曹倩 ]

摘要:常德市乡村振兴的新进展是:以典型为引领,乡村振兴以点带面全域展开;以稳产保供为担当,现代农业强劲发展;以“三基”提质为抓手,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夯实;以提升内生动力为目标,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稳步提升;以民生福祉为核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但也存在新发展理念有待进一步落到实处、多元投入机制未能建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明显、乡村振兴的部门职能不清、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社会化化服务明显滞后等问题。全面推进常德市乡村振兴需要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力三驾马车的多元投入机制;健全五级书记领导下的各部门工作协同机制;着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乡村建设行动;构建推进小农户现代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评价监督的考核机制与指标体系。 

关键词:常德市  乡村振兴  小农户现代化  考核机制 

常德市地处湘西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头枕长江、腰缠沅水、澧水,东靠洞庭湖,西连张家界,是湘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秦蜀郡守张若在此筑城,迄今已有2280余年的历史,“左包洞庭之险,右扼五溪之要”,素有“荆楚唇齿”“滇黔咽喉”之称,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开发西南的门户,又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一、乡村振兴取得的新进展

常德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主要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扛起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保障供给的政治责任,2021年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以典型为引领,乡村振兴以点带面全域展开

近年来,常德市按照“片区示范、百村创建、村村整治、全域推进”的思路,以“同心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持续推进“4+9”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以点带面,全域推进乡村振兴。

1.坚持规划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把乡村振兴规划充分融入到区域总体规划体系中,全面优化市域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布局,构建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一是顺利完成村庄规划。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村庄规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编制完成了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制定重点村5年发展规划和2年工作方案,实现路网、产业、村庄规划“三规合一”。目前已完成100个镇、1626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桃源县梨树垭村村庄规划荣获湖南省第一届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二是加强村庄风貌引导。常德市大力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澧县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王家厂暴动纪念碑揭碑,获评第二批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重点县。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3个、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1个、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6个,目前均已完成发展规划的编制,其中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规划已通过省住建厅专家评审并完成了挂牌。

2.突出示范带动扩大辐射作用。全面推进“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工作方法,突出乡村振兴工作的创新经验抓点带面。一是“4+9”示范片区建设深入推进。成功打造桃花源、太阳谷、石门秀坪、鼎城草坪、临澧修梅等示范样板,打造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平台。澧县2020年被评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黄山头镇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西湖牧业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小镇,澧县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县,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村2个。二是乡村“三化”建设持续发力。坚持提质与增量相结合、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生态元素与文化元素相结合,统筹推进农村道路、公共绿地、村庄庭院花化、药化、果木化“三化”建设。全市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1万亩,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桃花源唐家山、澧县乔家河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创建省级精品乡村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10个。建成市级绿色庭院示范村(秀美村庄示范村)154个、湖南省绿色村庄(森林乡村)1186个,王家厂镇双庆村被评为全国森林乡村,累计建成绿色庭院示范户48万户。

3.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人居环境。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一是强力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三年行动,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共拆除空心房2.69万栋近500万平方米。二是强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域推进“首厕过关制”,已完成卫生厕所改(新)建任务户厕125577座、公厕121座,超额完成省定任务。三是强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发动农民群众投工101万人次,清理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53.8万吨,配备农村环卫保洁岗位、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均达到100%,推进地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四是强力推进生态优化工程。实施“洞庭清波”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长江域禁捕退捕。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建制镇全覆盖。澧县创建了秸秆禁烧的“澧县模式”,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秸秆禁烧监控平台”,落实禁烧临管平台火点日报送制度,开展“人防+技防”,完善五化利用。城头山镇探索出乡村振兴幸福屋场“2+2+6”打造模式,即镇村干部以包村包组的形式,以主干线、聚集点为中心,广开屋场会、户主会,发动群众出资20%,乡贤反哺20%,政府配套60%,实现人居环境从“田园化”向“公园化”转变。

(二)以稳产保供为担当,现代农业强劲发展

常德作为传统农业大市,202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831亿,增加值496.6亿,增速均为4.3%,增幅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同方阵第一。

1.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顺应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把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一是确保实现粮食“双增”目标。粮食播种面积892万亩,总产376万吨,面积和产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一。油菜收获面积444.6万亩、总产59.2万吨,均居全省第一,实现产值30.78亿元。2020年高标准农田51.66万亩已经基本建成,桃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春耕备耕工作1日内四获央视报道。二是稳步推进生猪产能恢复。2020年全市生猪出栏384.79万头、存栏290.67万头,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全市新建、改扩建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226家。常德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重要生产基地。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全面推进“两证+追溯”全覆盖,考核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超过80%,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连续18年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四是培育区域品牌、地标品牌。“常德红茶”“常德甲鱼”“汉寿甲鱼”“常德米粉”等区域公用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或证明商标,“澧县石菖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评审,完成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780亿元。14家粮企新授牌使用“常德香米”地理标志,品牌创建资金近1.2亿元。五是打造特色种植模式。打造鼎城“稻油”、汉寿“稻鳖”、桃源盘塘“稻烟”、安乡“稻虾”、石门及澧县“一晚”等一批“水稻+”特色种植模式。澧县葡萄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5.95万亩,其中“阳光玫瑰”3.4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阳光玫瑰种植县,荣获中国阳光玫瑰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称号,城头山镇被评为国家产业强镇(葡萄产业)。

2.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前沿趋势,在实践中无疑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力量。一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全市预备农机具超过10万台套,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达135.7万亩,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52.82万亩,早稻集中育秧主体达5941个、育秧中心达69个。澧县获全国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称号。二是打好种业翻身仗。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健全产学研联合育种机制,重点开展石门土鸡、桃源鸡的培育与推广,推进桃源黑猪、汉寿龙阳土猪本土化选育,加快马头山羊、滨湖水牛的专门化品种选育,逐步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三是提升科技支撑水平。通过实施省市县农业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专家服务团制度,选派了一大批来自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科学院等10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省派科技特派员23人到乡村一线进行重点帮扶,重点支持贫困地区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和科技能力提升。目前有19个与农产品加工相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48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星创天地。2019年组建全省首个市级“星创天地战略联盟”,2020年举办各类投资洽谈活动66场次,培育科技型企业150家,成功孵化企业64家,吸纳就业1.8万人,带动各类创客增收3亿元。自2013年创建常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后,2020年安乡县成功创建省级农业园区。四是积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湖南俏佳人化妆品有限公司与湖南文理学院合作,对蜂蜜、蜂花粉和蜂王浆这3种主要蜂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提高蜂产品的附加值,提升蜂产品加工水平。

3.实现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全市共有农业加工企业5886家(不含烟草),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6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91家。全市已注册农民合作社7231家、家庭农场9106家。成功申报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5个、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2个,新建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个,面积达37万亩以上。汉寿、安乡、西洞庭建成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西湖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区),安乡县黄山头镇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西湖牧业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小镇,三产融合典型经验被央视焦点访谈集中推介。一是培育了农业服务主体。供销合作总社依托市、县两级社办企业和乡、村两级综合服务社,大力开展农资订单业务。同时,开展测土配方、集采集配等服务,通过与史丹利、洋丰、沃博特等农化企业进行集中议价谈判,确保农资货真价廉物美,最大限度保供,有效推进了化肥减量增效,农民节支增收。目前,供销系统的农资供应占到了全市市场的30%以上。二是壮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澧县成立葡萄产业专业合作社联社,辖35家葡萄专业合作社近7000个种植户,葡萄种植面积超5万亩,年产值超20亿元,着力开展技术服务,共享产业平台,交流行业信息,发布行业标准。澧县成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并入选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三是创新了农业服务模式。澧县锦绣千村农业合作社建立了农资采购配送、农业生产、农产品购销、资金互助四大服务平台,为周边区县29个乡镇的成员及农户提供粮食生产多个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10万余户,每年为农户节本增收1亿元以上。该模式入选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典型十大案例,合作社理事长龚佑琼获评全国“十佳农民”。

(三)以“三基”提质为抓手,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夯实

聚焦关键领域,常德市大力推进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以及基本社会保障的完善,着力推进“三基”建设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1.完善基础设施筑牢城乡同步发展基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主要是补齐乡村发展短板,筑牢城乡同步发展基础,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一是完善农村通组道路建设。截止2020年12月,全市改造农村公路4105公里、危桥699座,自然村通硬化路实现“组组通”。临澧成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以临澧县为试点,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常德市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继续推广群众性养护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质量。二是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十三五”期间,常德市新建、改扩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93处,基本实现了城乡饮水安全“全覆盖”,截止到2020年底,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95%。三是完善农村电网建设。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澧县复兴镇打造了“全省农村建房样板”。光纤宽带、4G网络实现镇村全覆盖。四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设施建设。依托常德智慧党建平台,整合原有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在各行政村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明确专人值守,实现由单一的取款功能向转账、缴费、信用卡还款等综合金融服务升级。五是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场站,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完善乡村末端配送网络。全市乡村电商服务站点覆盖率达90%以上,汉寿、石门、临澧获评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城乡共享发展水平。在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引领下,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在乡村的供给,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同步性,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一是应学尽学。全市5所芙蓉学校已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4.65亿元,完成率为102%;鼎城区草坪镇芙蓉学校于去年9月份投入使用,澧县芙蓉学校、汉寿县太子庙镇芙蓉学校、石门县蒙泉镇芙蓉学校和太平镇芙蓉学校进入最后的扫尾工程,已经具备开学条件。截至目前,全市已经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完成率为60%;其中开工项目113个,开工率为87%;主体完工项目39个,完工率为30%;已经建成教师周转房552套、塑胶运动场29个,改造学生食堂面积1.26万多平方米。5月19日,省教育厅下达了编制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规划的任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建一所、成一所”的原则,已经基本完成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是应治尽治。全市1525家行政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9.48%;1442家行政村卫生室完成公有产权建设,达标率94.1%;行政村卫生室采取常驻、派驻的方式全部配备合格医生,落实行政村卫生室6000元/年运行经费的财政补助政策,保障村卫生室正常运行。三是应培尽培。“三注重三结合”农民职业培训案例作为全国50个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被推广。把退捕渔民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免费培训范围,开展与其相适应的月嫂、养老护理员、保安等职业(工种)专业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应培尽培”,变渔民为市民。截止2021年6月,全市累计开展退捕渔民免费技能提升培训484人,已发放培训补贴56.78万元。采取部分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全免费纯公益的巾帼讲堂下乡40场、就业技能下乡40场、儿童职业体验下乡20场,共计开展“乡村振兴巾彩绽放”三下乡百场公益活动。

3.完善基本社会保障强化安全发展网络。把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作为与广大农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发挥实现城乡平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抓好兜底保障。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止2021年5月,全市农村低保对象74792人、农村特困人员37668人。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3.3859亿元,其中城乡低保金2.1061亿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1.08亿元、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费2044万元。坚持原“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纳入兜底保障的五年保障政策不变。二是抓好临时困难等其他社会救助。2020年累计救助28173人次,发放临时救助3005万元。截止到6月,全市累计下拨各类困难群众补助资金80052.33万元。三是不断提高各类保障对象基本生活标准。2021年实现城乡一体的区县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625元/月,农村保障标准为400元/月;城乡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别达到391元和246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8892元/年和6240元/年;特困供养护理补贴按照全护理6000元/年、半护理3000元/年。四是抓好特困供养对象救助工作。截至2021年5月,农村特困供养对象37668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6366人,生活不能自理集中供养特困人员3772人,全市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9%。加强委托照料服务监管。全面开展委托照料服务,重点做好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日常看护、生活照料等服务。

(四)以提升内生动力为目标,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近年来,常德市不断深化农村土地、集体产权、资金投入等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1.土地管理改革激活土地要素。立足于激活乡村要素资源,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从土地这个关键要素入手推进改革,建立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快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机制,全市流转耕地面积378.2万亩,增加195.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5.89%,增幅19.39%。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成效显著,发放贷款830笔、金额5.07亿元。常德市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考评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澧县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二是完善土地管理服务。依托全市供销系统的46家土地托管服务公司,以及132个乡镇土地托管服务中心,以土地托管服务为重点,大力实行环节托管、半托管、全托管服务,服务农民60万户以上,预计年度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450万亩次。组建联审联批办公室,提供建房审批“一站式”服务,探索县乡村三级巡查制度。桃花源汤家山农宅改革创造了常德经验,着力将汉寿洲口、武陵芦荻山、澧县复兴等示范乡镇打造为全省样板工程。

2.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资产效益。全市共有集体资产88.08亿元、集体土地2388.08万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73万人,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109个。汉寿县率先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截至2021年,该县共有14个乡镇(街道)49个村(社区)的集体资源资产在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挂牌,挂牌面积15326亩,挂牌笔数539笔,成交面积12415.92亩,成交380笔,成交金额1334.8万元。平台的规范运营有效促进了农村集体产权的加速增值,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经验、土地“5321”执法模式被全省推介。澧县在金罗镇进行农村不动产首次登记、推进不动产权籍一体调查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县铺开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从2020年3月22日至6月24日,全县已完成外业权籍调查11.5万宗,居全市第一、全省领先。

3.资金投入创新提升发展能力。主要从从乡村振兴的投入模式和财政引导机制方面,提高创新能力。一是创新政府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模式。建立了前资助、后补助和绩效奖励相结合的补助模式,探索运用财政科技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企业、科技项目。自2016年实施市级科技重大项目以来,共有湖南德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农业科技型企业得到支持,项目资金达1810万元,主要围绕农产品加工技术升级、精深加工产品研制、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利用等,开展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植物功能性食品的创制、农产品发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二是创新财政引导机制。强化土地报批、征地拆迁、土地出让工作,近三年每年完成土地净收益超60亿元,确保每年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稳步提升、足额保障。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事务支出97.02亿元,比2018年增长23.7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15.80%,比2018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18-2020年市财政农口专项资金累计投入7.54亿元,为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稳步提升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振兴,全面构建以人为本、便捷高效的乡村现代治理体系,不断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澧县詹家岗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澧县牌楼村被推荐为“全国第八批民主法治示范村”。

1.抓党建优化乡村治理队伍。着力发挥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服务和保障功能,实现党的组织全方位嵌入基层治理体系,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优势。一是抓牢村级这个关键点。全市2262个村(居)均成立了村民议事会,所有建制村都建立了统一规格的村务公开栏。实施村级“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工程,举办全市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业务培训会,增强乡村干部履职能力。注重选拔优秀人员进村级干部队伍,特别是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二是抓活基层干部这个主力军。结合乡镇党委换届,为全市每个乡镇(街道)专职专岗配备1名专职副书记、1名组织委员、2名左右组织干事,全市招聘党建联络员2262名,着力解决村(社区)干部队伍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近两年通过比选共选拔248人进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80名。全市整体推进“导师帮带制”工作,共确定1719名帮带导师、4231名帮带对象。三是抓好实用人才这个新动能。共选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330名。持续实施“123”村级后备人才、农民大学生培养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为乡村振兴培养了一批“田教授”“农专家”“土秀才”。支持人才在乡村建功,对新建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农业领军人才,一次性给予200万元、100万元专项补贴。

2.管理职能下沉高效便利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把管理职能向农村基层下沉,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一是阵地全面升级。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为契机,采取财政扶建、部门帮建和社会助建等方式,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9.8亿元,建设或改造村(社区)服务场所,以及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乡村两级办公议事、便民惠民阵地提质升级。二是待遇全面提标。目前乡镇、村、社区基本运转经费分别达到120万元、25万元、50万元,村、社区干部年均报酬分别提高到3.9万元、6万元。2019年以来全市171个村申请成为集体经济扶持村,产业发展得到强力保障。三是服务全面换挡。大力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身份证办理等65项审批权限下放至乡村,下大力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限,群众办事基本实现就近办、网上办、指尖办,将特困人员认定、救助供养金给付、残疾人“两项䃼贴”等7项民政业务下沉到乡村“一门式”受理平台,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

3.治乡村陋习树文明新风。全市2262个村(居)实现了村规民约修订全覆盖、备案审核全覆盖,乡村面貌和精神风貌更新更好。一是加强常态宣传教育。全市各大媒体开设专栏,结合移风易俗创作《新礼尚往来》《不要彩礼的好丈母娘》等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开展“文明家庭”“新乡贤”等评选活动,“口罩哥”郝进等一批农村先进典型荣登中国好人榜、湖南好人榜。二是抓好农村殡葬改革。对违建硬化大墓、活人墓依法进行进一步整治,共整治了5起,21起正在整治中。累计投入3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殡葬设施建设。三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革新民风民俗。各乡镇、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3000余个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发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仅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劝阻赈酒11000余起,引导丧事简办1062起。石门县夹山镇家庭文明档案带动了民风、社风、作风好转,推动乡村治理更加有效。澧县深入开展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专项整治,成为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澧县九旺村村规民约入选全省首届“十佳”村规民约,临澧县高桥村等村的村规民约在“湘‘约’我的村”第二季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系列展播中展示。城头山镇国富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六)以民生福祉为核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2019年底常德市39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底44.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从“石门样本”到“常德实践”,走出了一条从脱贫攻坚向全面小康与全域乡村振兴迈进的成功实践之路。

1.异地搬迁营造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变革环境。从开始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常德市就出台了易地搬迁群众十项保障措施,重点排查整改搬迁入住、设施配套、拆旧复垦、后续帮扶、稳定脱贫等问题,经过易地搬迁“挪穷窝”“斩穷根”,按照“搬得出、留得下、能就业、有保障”的要求,开展一户一人就业行动,对安置点全部实行小区管理。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0.5亿元,共累计搬迁群众10910户36037人,建设集中安置点137个,旧房拆除复垦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覆盖率、后续帮扶措施覆盖率、脱贫率、群众满意度均达100%。对于搬迁贫困户原有的宅基地建设用地,利用市域或县域范围内的增减挂钩指标流转交易,在土地级差收益的基础上,为搬迁群众创造更高的收益。全市实现每户有土地流转收益的安置点达到54个,已为搬迁户创造收益150万。目前,全市9627户有房户已全部完成拆旧复垦,拆旧复垦率达100%。此外,搬迁户原承包的耕地、草场、山林交由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统一经营,建立租赁联结、股份联结、订单联结等多种联结机制。桃源县、石门县等6个典型案例入选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典型,并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

2.“三大重点”解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后顾之忧。提高政治站位,以产业、就业,消费为健全长效机制的三大重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就业扶。建立贫困劳动力、贫困人口就业台账,实行“双台账”管理。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扶贫招聘、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对返乡回流暂未就业人员实施“一人一策”就业帮扶,实现13.2万贫困人口务工就业,建成扶贫车间191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861人,人均月工资超过2000元。澧县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县级公共就业服务云平台——澧州好工作APP,极大促进本土就业能力。西湖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区)。二是产业扶。推广“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常德模式”,澧县的产业扶贫被省政府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0年,安排产业扶贫财政专项资金2.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218个,争取省级重点产业扶贫资金366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务工、订单收购、生产托管、技术培训、按股分红等有效措施,全市187家龙头企业、1544家合作社、310个家庭农场参与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近30万人,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三是消费扶。举办各种形式的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对接“扶贫832平台”,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电商运营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供销e家·智慧民生”“农筹惠”等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建成省级电商扶贫小店4334家,全市投放消费扶贫专柜2000多个,建立线上线下消费扶贫专馆24个,开设消费扶贫专区14个,全市扶贫产品销售额突破10亿元,扶贫产品销售额达10.62亿元。

3.“一算五帮”筑牢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民生底线。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实施“一户一策”,开展“一算五帮”,即算收入、帮就业、帮销售、帮转产、帮救助、帮兜底,确保不出现一个收入不达标的贫困户,不出现一批收入急剧下滑的贫困人口。通过算可靠的预期收入;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采取预订产品、提供种苗、回购包销的“保姆式”帮扶措施,帮助发展短平快种养项目增收;帮助禁食退养、禁捕退捕贫困户解决转产转业等现实困难;对因重大意外事故等导致刚性支出过大、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贫困户,提供动员社会力量济困、帮助申请临时救助、落实低保政策等帮助;对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无劳力或弱劳力的贫困户,尽快帮助落实低保政策,通过扩面提标,确保收入达标。同时,建立完善防返贫防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对边缘户、受疫情灾情影响户、退养禁捕转产转业户等开展全程监测和针对性帮扶,确保所有贫困户脱贫、所有非贫困户不致贫。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常德市正处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市委、市政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各项工作初见成效,但全面推进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发展理念有待进一步落到实处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需要衔接和转型,需要用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要求结合全省“三高四新”的战略落到实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1)乡村振兴观念更新不快。乡村振兴需要三农工作的重心即使转变,即战略重点由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为主的“攻坚体制”向实现乡村振兴为主的“长效机制”转变。但是,目前一部分领导干部和民众习惯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体制,喜欢用搞突击搞运动的方式抓工作,没有树立可持续长期发展的乡村振兴理念,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脱贫攻坚的“攻坚体制”之上,导致部分民众对于乡村振兴还存在脱贫攻坚的“等、靠、要”思想,乡村振兴的主体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2)城乡要素协同互动不畅。新发展理念要求城乡协同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乡村振兴不能乡村单方面振兴,必须与新型城镇化互助互进才能形成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这需要建立和完善城乡协同发展的新体制机制。调研发现,全市在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上城乡协同的瓶颈没有突破,发展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不顺畅,乡村振兴在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明显不足,不平衡不协调的态势很明显,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突破乡村振兴瓶颈。

3)农业农村创新发展不快。创新发展是乡村振兴走出困境的前提,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走出困境的主要路径之一。调研发现,常德市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较少、农村科技供给水平比较低是阻碍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研基础薄弱,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缺乏,是导致农业产业发展不均,农产品加工业大而不强,精深加工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当前,全市部分农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还不明确,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等创新人才培训还不系统,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效果不明显,农业农村整体创新发展的态势还有待强化。

(二)多元投入机制未能建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真金白银,“钱从哪里来”是乡村振兴必须解决的问题。新形势下,如何以协调推进乡村在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建立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快形成政府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农民自主探索的多元投入格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常德市乡村振兴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

1)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没有体现。2020年,常德市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事务支出97.02亿元,比2018年增长23.9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5.80%,比2018年提高了1.5%。在涉农贷款、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方面也作了积极探索,推进支持“一县一特”“一行一品”试点工作。但总的来看,常德市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庞大的乡村振兴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的不足。特别是政府公共财政在“整合”“撬动”“开源”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政府投入引导乏力问题还有待解决。

2)农村集体投入主体没有形成合力。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并未与政府、社会投入紧密结合,建立协同机制,形成投入合力。全市通过改革共登记确定农村集体资产92.21亿元、集体土地2414.53万亩,集体资产的体量不小。但是,当前大部分集体资产只是一个数字,没有盘活不能使用。如何完善机制,用“三变”的做法转变集体资产,发展集体经济,形成集体经济与政府惠农资金、企业和农民的资金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形成投入合力,为乡村振兴的投入做出应用的贡献。

3)社会资本投入主力还明显不足。由于乡村产业投资回报率不高,又周期长、收益小、风险大,社会资本投入普遍意愿不强。一是涉农企业投入规模小、盈利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弱、企业财务自身的问题使得社会资本这支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参与机制还不健全。如金健米业主营收入57亿元,利润0.21亿元;大湖股份主营收入9.37亿元,利润0.04亿元;佳沃股份主营收入45.25亿元,利润-7.13亿元,自身实力不足。二是农业产业基金规模小。常德市产业基金共设立10只子基金,尽管总规模达到了40.41亿元,但其中常德现代农业产业投资基金1亿元,显然投入实力不足。三是农业领域不是资本市场青睐的领域。常德市是农业大市,农业生产占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大头,农业生产风险大、效益低,也是社会投资谨慎进入的产业,因而社会投资的瓶颈破解还比较艰难。其四是农业企业市值小,吸引资本的能力不强。如金健米业市值60亿元、大湖股份市值27亿元、湘佳股份市值48亿元、佳沃股份市值18亿元,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不大,外部资本进入企业助推发展的热情不高。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明显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完成乡村振兴总体任务的强力支撑。调研发现,常德市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数量、质量远低于城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既有总量不足的问题,也有质量不高的问题。

1)基础设施满足发展需求还任重道远。农村公路规划和建设规模明显不足,养护能力和水平不高,养护投入资金缺口大,机械化作业严重滞后,出现公路“带病上岗”,形成恶性循环,公路损坏加速加重。“十四五”期间,常德市规划农村公路建设3446公里,其中,乡镇通三级公里385公里,旅游资源产业路2658公里,合并村连通路403公里。然而,常德市作为农业大市,农副产品丰富,乡村旅游业潜力较大,“十四五”期间的农村公路建设比实际需求6400公里还相差较大。除路网外,其他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老化也很厉害,建设与维护维修的任务繁重。

2)公共服务制约农民美好生活进程。公共服务是公民福利的直接表现,是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最大矛盾。相比之下,常德市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基本民生公共服务还存在诸多短板。尤其在农村医疗服务方面:其一是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低,专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其二是农村医务工作者老年化严重,全市农村医生3658人,45岁以下的仅810人,面临无人接班的局面;其三是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孤岛”现象突出,信息化短板对医疗供给能力的提升制约明显。此外,城乡公共服务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尤其表现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方面,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还任重道远。

(四)乡村振兴的部门职能不清

乡村振兴属于一项系统工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结合,是人才、资源、战略的有效的统一,需要全部门协同,全方位推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理清部门责任。

1)乡村振兴职能部门职责不清。乡村振兴必须把谁主导、谁负责、谁执行、谁配合的问题梳理清楚,各职能部门到底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又由谁来统筹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这些问题解决与否是决定乡村振兴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调研发现,全市各地乡村振兴局尽管已经挂牌成立,但是市、县乡村振兴局“三定”方案尚未出台,相关工作还处于过渡阶段。

2)乡村振兴相关部门职责不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部门之间职责关系不明确、责任边界不明晰的情况,财政、发改、住建、环保、农林、教育、人社、卫健、交通等部门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仍有待进一步协调落实,条块项目和资金需要进一步整合;部门与部门、市级部门与区县、市级部门与区县部门之间的工作权限还未理顺,导致出现权责交叉、边界不清、观望推诿等问题,是当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且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五)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社会化服务明显滞后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社会化服务。当前,农户数量多、土地户均规模小仍然是农业生产无法回避的现实。推进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社会化服务,不仅可以节约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增强农业的竞争力,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推进力量。从调研情况来看,农业社会化服务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在某种程度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动力。但是,尽管常德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走在全省前面,依然存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社会化服务明显滞后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生活社会化服务短缺尤为突出。

1)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不足。目前,常德市共有农业加工企业5886家(不含烟草),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91家、市级龙头企业265家。但是社会化服务的龙头企业不多,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欠规范,大部分服务组织整体规模不大,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能力较弱,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强。此外,已注册农民合作社7231家、家庭农场9106家,也提供社会化服务,尽管数量众多,但规模不大,服务能力不强,大都是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供农业的加工、销售服务的较少,特别是提供农民生活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社或企业更是短缺。

2)不能满足农户的现实需要。从服务范围看,服务农户的总体比例不是很高,服务内容也不能满足农户最基本要求。从产业类型看,从事简单社会化服务的多,同质化比较明显,农业生产关键且薄弱环节的服务覆盖面不广。如产前培训、产中跟踪、产后加工等服务较少,粪类收集、有机肥加工等方面服务欠缺,农民迫切需要的土壤墒情、虫情监测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依然受制于技术装备和能力,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企业很少,不能满足农民社会化服务的全方位需求。

3)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社会化服务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管理机制还不严谨,专业管理人才还很缺乏、自身培训能力还很低效等,亟待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因而,常德市发展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社会化服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常德市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省委、省政府践行“三高四新”的基本内容。需要完善体制机制、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乡村建设行动、完善服务体系、开展监督评估,督促全面乡村振兴的不断实现。

1.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力三驾马车的多元投入机制。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保障之一是加大建设投入,其中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集体经济投入为主体,资本投入为主力,社会资本必须按市场原则投入,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构建利益共享机制。一是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基本社会保障方面为各类主体投资创业提供公共支撑,推进政府投入与产业发展的协同联动,着力解决了政府投入与乡村产业发展脱节的问题,避免因政绩驱动而搞形象工程导致低效与浪费的问题,推动资源配置由市场机制不全与政府职能错位并存,向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联动转变。二是发挥农民土地要素投入的主体作用。根据农民资金短缺的客观现实,作为财富之母的土地是农民集体最根本的要素投入。围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推进土地确权颁证以明晰产权,使农民首先作为土地的主人再成为平等的市场主体,从而赋予农民财产权利,推进乡村资产的资本化经营。通过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建立政府、企业、农民“谁投资谁受益”的利益分配与共享机制,实现“农民受益、企业发展、政府满意”的利益分配多元共享。三是发挥社会资本投入的主力作用。畅通社会资本下乡渠道,建立多元化、低成本、全覆盖的投融资平台,以破解资金短缺与投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推进乡村规划与区域城乡发展规划进行融合对接,实现民生规划、生态规划、产业规划、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多规合一”,制定怎么引入企业、引入什么样的企业、怎么得到政府支持的顶层设计,给社会资本投入“定心丸”。构建服务平台,主导各类产业项目实施,为社会资本下乡开山铺路,降低了成本与投资风险,提供有力依托。制定的产业规划,对产业前期发展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并推进各类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优化社会资本的生存环境;同时搭建众创众筹的乡村创客平台,吸引有创意、有专业的创业型企业和创业者入驻,形成了资本和人才洼地。

2.健全五级书记领导下的各部门工作协同机制

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工作的原则,完善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关系,进一步明确各责任主体乡村振兴的权力、责任、义务,形成五级书记领导下各尽其责的乡村振兴统筹协调机制。

1)完善市、县、乡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职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建立完善的市、县、乡、村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理顺各级书记之间乡村振兴的职责,明确每一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让每一级书记抓什么,怎么抓,抓到怎么样的程度都有明确的要求。建立乡村振兴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乡村振兴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2)尽早健全乡村振兴局的工作机制。首先,尽快做好市县乡村振兴局的“三定”工作,根据需要,完善乡村振兴局的人员配备,机构设置与职责设定,明确职责和任务。其次,完善乡村振兴局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发挥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统筹作用,协调部门职责,防止乡村振兴职能部门之间“打架”。最后,完善乡镇乡村振兴的机构。乡镇是乡村振兴落地的单位,承接这各种乡村振兴的任务,要保证乡镇乡村振兴机构有人做事,能做好事,要么新成立乡镇的乡村振兴站所,配足人员;要么合并原有的相关站所或中心成立新的乡村振兴机构,并把乡镇乡村振兴机构纳入“三定”方案里面去,确保有正式编制。

3.着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乡村建设行动

着力推进乡村基础社会建设,建设与乡村产业和农民生活需求吻合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调研发现,全市许多地方在“十三五”期因受地理条件和农村公路建设政策限制,仍有不少窄路加宽和不满足25户100人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的强烈需求,其他异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还需要补足。因此,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保障。

1)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乡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配套;加大乡村基础设施的养护和维修,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好度;要加大乡村基础设施的提质发展,为产业振兴保驾护航。同时,加大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提质乡村公共服务的设施,改善服务条件,加大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乡村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确保公共服务适应农民的生活需求,为农民的生活安全与便捷提供保障。

2)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十四五”期间,要加强全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维护好全市的乡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完成农村公路安防设施;维护农村公路危桥。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进,利用行业优势,强化工作调度,强化监督考核,积极探索推动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其他行业共融共进、协调发展。完善道路管养,加快推进《湖南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落地,以临澧县为试点,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常德市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继续推广群众性养护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养护的质量,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好可用。

3)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以建设现代物流枢为目标,完善乡村末端配送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场站,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十四五”时期,完成规划县级交通物流项目12个,建设一批县级配送中心、乡镇(街道)配送站、村级(社区)配送网点,到2025年城区配送网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村级配送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

4)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深化城乡客运改革,借鉴推广临澧县工作经验,按照“集约经营、统筹规划、乡村全通、价格惠民”基本思路,启动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三年行动,支持澧县、津市市、安乡县、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争创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力争三年内实现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在城乡教育、医疗、卫生、保险、供水等,要加快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行动,着力提升乡村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水平。

4.构建推进小农户现代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澧县锦绣千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和葡萄合作社为示范,支持农村供销合作社沉溺于服务,强化合作社对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储运的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农民生活的社会服务水平,为农业农村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指导和社会化服务。

1)建好“三大平台”强化服务支撑。打造现代人才、资金融通、信息化管理三大服务平台。其一,教育培训平台的创建。合作社对接省农广校,开展田间课堂、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经营管理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其二,资金互助平台的创新。合作社开展内部资金互助业务。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性经营借款,缓解社员借款难、借款慢的问题。其三,智慧管理平台的开发。合作社与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了“农业智慧管理系统”,对合作社的社务、财务、资金互助、生产性服务、供销服务等业务实行信息化管理,有效解决管理不便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水稻种植形成新优势、呈现新业态。

2)提升社会化服务质量与能力。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

3)提高专项服务水平。利用各类合作社的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深化产业链打造,提供产业的特色专项社会化服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选择一批外向度较高的地方特色品牌进行重点培育、重点宣传,大力支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对获得“三品一标”的品牌给予政策和项目倾斜,用社会化服务引导地方特色产业加快提升发展水平。

5.完善评价监督的考核机制与指标体系

评价监督与考核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制度建设。要结合常德市乡村振兴的特点,从重点领域突破,建设乡村振兴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1)要建立分类考核机制。乡村振兴考核要根据不同乡村的类型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要分类进行考核,结合本市乡村振兴的实际,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类别制定考核标准,对乡村振兴实行公平公正的考核,使乡村振兴的考核既体现科学性也有可操作性。

2)完善统一性与自主性结合的考核标准。乡村振兴考核要鼓励各地改革创新,把上级政府的规定工作和乡村自己的自选工作结合起来,在考核中充分体现乡村振兴的基层创新与基层智慧。乡村振兴考核既要有规定的标准,更要体现地方特色。如对每一级的考核,被考核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在年初提出每年的目标任务,考核时可以考核其目标任务的完成率。对单位的考核要进行单位和责任人双考核,以充分突出责任主体和是责任落到领导干部。

3)强化驻村工作队的考核管理。对驻村工作队的考核实行人事考核与业务考核分离原则,明确市县两级组织部门主要牵头负责驻村人员的选派、年度考核、奖惩落实;工作队其他日常事务和有关业务的考核由市县的乡村振兴局牵头负责。

(4)完善自下而上的示范村申报考核制度。示范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申报考核是关键。一是乡村振兴中各类示范村的申报要坚持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和干部的参与积极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申报要与精准扶贫区别而来,要改变脱贫攻坚中政府操办和政府包揽推动模式,形成自下而上的示范村申报评比机制,坚持基层群众先示范,评比合格再奖补的自下而上机制。二是示范村的考核要注重基层群众的满意度,要有示范村群众和外部群众的满意度指标,同时要考核其示范作用的发挥程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第2版。

2.陈文胜:《农业大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求索》2019年第4期。

3.陈文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途径》,《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4.陈文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求是》2018年第6期。

5.丁建军,金宁波,贾武,易肖肖,王永明:《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的农户生计响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个典型乡镇355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地理研究》2019年第8期。

6.马华:《村治实验: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样态及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7.光明日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光明日报》2018年2月5日第1版。

8.陆福兴:《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团结》2021年地1期。

9.宋才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脉和基石》,《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

10.陈文胜、王文强:《湖南蓝皮书: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19~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版。

(作者简介:陆福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农村政策法律、农业安全;李珊珊,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土地;汪义力,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乡村治理。)

7-21111G4225LY.jpg

来源:《乡村振兴蓝皮书: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1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