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一、总目标引领,开创全域乡村振兴新局面(点击进入)
二、多模式创新,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径(点击进入)
三、全方位改革,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新方位
按照十九大提出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战略规划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华容县应进行全方位改革,促进支持政策系统化,加快农业大县工业化,着力人口大县城镇化,突出农民地位主体化,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化,实现区域规划一体化,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新方位。
(一)加快农业大县工业化,催生“以工带农”新趋向
“无工不富”,工业是工业化阶段县域经济的根本命脉,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孵化器”,要加快推进农业大县的工业化步伐,形成工农互补、以工带农新趋向。
1.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对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传统产业如棉纺、芥菜等,一方面要“做大”,注重产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做强”,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品牌系列。通过开发新兴产业产业链,瞄准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条件,不断开发新兴产业,如中药材、小龙虾等,力争在短时间内形成产业链,做大做强。做好传统产业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文章。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如粮食生产、牲口养殖等,不断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让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追踪粮食生产、牲口养殖等的过程和时间,提高传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赢利水平。
2.围绕农业发展加工业,不断提高农业品牌价值。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工业,是县域工业的必然选择。作为农业大县则应围绕农业大力发展加工工业。基于本地农业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加工业,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实现中药材等农副产品规模化种养,通过对接沿海省份引进大项目、鼓励本土及返乡人士创业等途径,做旺农产品加工企业群,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和附加值。通过开网店等现代营销渠道,以及抖音、微信APP等现代互联网广告技术,借助“一带一区”独特区位优势,打“生态牌”“特色牌”“文化牌”等,打造华容系列农副产品加工品牌,提高农副产品品牌价值。
3.立足工农互补,构建惠农强农长效机制。立足本地乡村禀赋资源发展工业,不仅要根据本地农业产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而且农业的现代化就成为农业大县工业化的战略方向,为农业大县的工业化提供源头活水。反过来,工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服务于县域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需要,服务于县域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的需要,服务于县域农业市场竞争力与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需要。因此,应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既要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发展战略和目标,不断优化区域的资源要素配置;又要从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出发,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
(二)着力人口大县城镇化,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新目标
“无城不强”,城镇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性举措。持续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完善城镇资源对乡村的辐射和带动机制,能够有效发挥城市对乡村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促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
1.发挥城乡融合发展对县域的战略引领作用。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在县域发展特别是县域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使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县域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县域乡村振兴的战略抓手。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主要是在县域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实现城乡协同发展;在政策层面上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社会保障短板,破除城乡要素流动的“肠梗阻”以强产业发展弱项,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动力,激活发展活力。
2.着力县城与村镇衔接的城乡融合作用。城乡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发挥城乡融合作用的基础。增强农业大县城乡融合性,就必须畅通城乡交通网络,推进区域内主要交通干道建设和升级改造,结合县域发展规划布局乡村道路网络,特别是以县城为中心规划整个区域的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实施县城城镇化与特色小镇建设双轮驱动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以特色小镇作为县城与乡村的连接点,推动产业、人口、设施等在县域与乡村之间形成梯度有序布局,提升县城与乡村之间的融合水平。
3.突出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优化配置作用。要破除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实现县城与乡村之间的平衡发展。一要让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精神真正落地,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改革,让乡村资源顺利进入县城市场和更广阔的市场。二要加快建立县城和城市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下乡的激励机制,促进各类城镇资源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三要实质性地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为城乡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创造便利条件和提供基本保障。
(三)促进支持政策系统化,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新方针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要走城乡融合式发展,加大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促进支持政策系统化。
1.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原则优化县域产业布局。要以全面巩固小康社会建设成果为导向,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原则,对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硬任务优化县域产业布局。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优化县域产业布局的底线,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前提条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优化农业大县产业布局的主线,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关键是要以品质、品牌为导向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2.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原则整合县级农财资金。把脱贫攻坚中县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予以常态化,全面优化农业地区的县级各项倾斜支持政策,以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农业地区的县级财政资源本来有限,一方面对县级农财资金的使用要有通盘考虑,强化县级农财资金使用的顶层设计,使县级农财资金主要用于完成农业农村最迫切、最现实需要的项目,向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农村人居环境优化、乡村公共服务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弱项与短板倾斜,以优化投入结构与投入效率;另一方面要杜绝县级农财资金“九龙治水”分配使用的碎片化,导致线广面长而出现跑冒滴漏局面。
3.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原则重构惠农政策体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紧迫任务,首先是补齐短板。农业、扶贫、交通、水利、电子、教育、医疗卫生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要向乡村建设倾斜,推进农村基础提质,如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电力供应、公益事业等方面问题要“清零”式解决,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基本条件保障,从根本上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社会保障的最迫切需要,实现城乡平等发展,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其次是激活内生动力。全力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干事创业,以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效果确定政策支持档次和力度;推动乡村资源要素有序进入县域市场和更广阔的市场,建立农民可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四)突出农民地位主体化,激发乡村振兴内生新动能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承载者,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还是乡村振兴效果的衡量者。习近平指出,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按照党中央要求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就必然要求以农民主体地位的立场、站在属于农民的乡村,去聆听农民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乡村,给乡村社会以充分的话语权、自主权,以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创造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生活,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1.公共服务要满足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如何破解当下干部很累而农民却无感的乡村治理难题,必须以农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从农民的现实需要与最迫切需要这个前提出发。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比如就业、养老、就医、培训以及市场服务与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社会保障,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最突出的短板与弱项,造成公共服务的缺位问题明显,农民多数需要没有得到基本满足。因此,县域公共服务首先要满足农民自我生存的需要,理顺体制机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县域公共服务要满足农民自我发展的需要,开展实用技术、就业技能、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等,实施农民创新创业行动、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支持返乡农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全方位培养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县域公共服务要满足农民自我选择的需要,因为每一个村的农民公共服务需求是不一样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供差异化而非一刀切的公共服务,才能实现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相匹配。
2.公共决策要满足农民最广泛的参与。保障和支持农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乡村自治机制在乡村社会当家作主,广大农民群众才能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才能激发农民的主体积极性成为乡村的内生动力,去创造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生活。一是要畅通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防止村民自治沦为了村委会自治或乡政府委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的农民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参与机制和表达渠道。二是不断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要是让农民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地位,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误区,形成以面对面的最直接权力制衡与权力监督,避免一个人或少数人独占乡村公共决策权的情况出现。
3.公共权力要满足农民最根本的尊重。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确保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服从农民需要、交由农民决定,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最直接体现。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最根本的就是以为农民所接受、为农民所欢迎为目标,充分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全面放开农民的手脚以更多的自主权,调动农民大胆实践、大胆创新的积极性,找到适合各地情况的有效办法,形成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原动力。回顾历史,凡是不尊重农民行政强力推进的治理,不仅没有成功的,而且严重影响乡村社会的发展。二是要保障农民权利。农民是乡村社会公共决策的主体,如果农民的主体地位缺失,乡村社会公共决策的目标就必然偏离。把公共权力落实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来,就必然要求对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必须具有应有的敬畏与尊重。三是要维护农民利益。严格执行执行政策规定,不侵害农民的合法收益。主要的是农村集体土地收益、经营收益、财产收益、工资性收益以及政策补贴与社会保障利益。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城镇化进程中留给农民的“最后一根稻草”。必须以保护农民利益为核心,确保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收益主要用于所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社会保障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得作为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制度上强化农村集体土地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
(五)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化,提升乡村区域发展竞争新力量
“凭什么选择你这个地方给你投资而不选择其他地方”等问题的启示是,区域发展包括乡村振兴没有文化的支撑是走不远的,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中的至关重要维度,就是要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提升乡村区域发展竞争力。
1.深入系统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就像挖矿,“富矿”“贫矿”都是一种资源,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在特色文化点有限的情况下,应分梯次地进行系统开发,根据资源禀赋进行科学开发。一方面,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全省影响甚或国内外影响的特色文化。休闲旅游文化,可开发七女峰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墨山旅游度假区、胜峰和塔市国有林场建设森林康养基地、桃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类似项目;平原农耕文化可开发“我们的节日·中秋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暨文艺新人大奖赛”、2018年华容芥菜大会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东山镇团洲乡油菜花海节等类似项目;传统文化可开发范蠡商文化、三国文化、刘大厦文化园、“车牯山遗址”、“七星墩遗址”等类似项目。另一方面,不轻易遗弃任何小特色文化点,采取大特色文化点套小特色文化点开发模式。小特色文化点中可开发王灵寺点、雷打岩点、高山与战略两座小二型水库点、“华容花鼓戏”、“华容竹马戏”、操军镇岳飞故事、黎淳状元故事、中顾委张维桢纪念馆、刘保将军纪念馆等类似项目。
2.精心培育地域文化品牌。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充分彰显洞庭湖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是进行精心文化品牌设计。文化品牌要将本地域最核心的文化气质呈现出来,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够与本地域非主流文化相容,相互照应和相互支撑。二是给予政策性支持。文化品牌创建是个“烧钱”的活,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支持,项目品牌就很难成长起来,为此本地域地方政府要给予系统性的政策支持。三是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地域特色文化挖掘开发有形象宣传的作用,但其核心目的是要让当地群众的生活更美好,要能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项目应作为地域特色文化的核心支柱项目。
3.加强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地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联系而发展。一方面,加强洞庭湖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催生区域文化发展一体化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强化地域文化之间的联动与合作。面对全省、全国甚至世界这么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似性不是竞争的理由,而是合作的理由,联动与合作才是地域特色文化生命力的正确打开方式,在联运与合作中特定文化内容才能成为消费时尚,才能形成可持续的文化生命力。
(六)实现区域规划一体化,建立乡村可持续发展新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中一个很重要课题,就是明确哪些方面可以鼓励、支持和奖励的,那些方面是不予支持的,建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要加快乡村区域规划,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乡村区域规划应与“一带一区”定位相统一。国家区域规划、省市规划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影响,县域乡村区域规划要在遵循上级规划的基础上擘画蓝图,避免“折腾”“走回头路”后果的出现。一方面,与国家“一带一区”区域规划相统一。华容是国家长江经济带上的华容,是国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的华容,华容乡村区域规划就是要在结合县情的基础上落实好国家的区域规划精神。另一方面,与地区规划相统一。华容亦是湖南的华容,岳阳的华容,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成员,要成为岳阳的副中心,乡村区域规划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将这一规划精神作为发展主线。
2.乡村区域规划应原则性与差异性相统一。必须确定明确的原则性,哪些区域不在规划范围之内,如蓄洪安全区、蒙华铁路、东洪公路等重大项目用地,哪些区域定位是规定动作必须包含的,如全县水稻生产功能区和油菜籽、棉花生产保护区等功能区。在原则性的前提下突出差异性,围绕各个地方的优势形成各自特色,避免同质竞争。同时,乡村区域规划要进行扎实实的调研,要听取当地群众意见,如集中居民点选址、村场规划等,因为每个乡村的情况各不相同。
3.乡村区域规划应着力实现“多规合一”。必须突出区域发展战略引领乡村规划,形成由点到面的战略格局。一方面,按照不同乡村类型,结合区域内自然形貌,以区域发展战略为导向布局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的乡村空间规划,形成“县里大规划、镇里中规划、村里小规划”的总体格局;与此同时,政府各部门在其分管领域进行规划时,亦要为其他部门所主持的规划预留资源和政策空间。另一方面,加强村庄规划与区域空间规划的衔接,推进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美丽村庄规划、富民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与县域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各类规划,在乡村层面相互衔接而形成“多规合一”的完整系统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确保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有序推进。
课题组成员
陈文胜 湖南师大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中央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委员、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专家组组长
杨 畅 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文强 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与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专家组成员
瞿理铜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教授、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专家组成员
陆福兴 省社科院人力资源与改革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姚选民 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谢晓军 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谢振华 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执笔:陈文胜 杨畅 姚选民 谢晓军 谢振华)
来源:《乡村振兴蓝皮书: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19~2020)》,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年11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