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

[ 作者:陈文胜 刘祚祥 王文强 瞿理铜 陆福兴 蒋俊毅 彭秋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3-05 录入:王惠敏 ]

——武冈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探索(2)

编者按:按照党的十九大总体部署,当前处于脱贫攻坚全面进入攻城拔寨的决胜期,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将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同时也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站在推进全面小康社会与全面现代化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迫切要求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与脱贫攻坚是当前中国全社会的两大国家战略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明确要求,“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作为精准脱贫的首创地,湖南必须扛起政治责任,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充分把握两者的不同特性和互动关系,使其相辅相成、互补互助、继承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坚实基础。

从这个要求出发,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工作专家组组长陈文胜等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武冈市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相衔接,以实施“八有”工程为重点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以供给侧改革为动力构建全域乡村振兴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从脱贫攻坚向全面小康与全域乡村振兴迈进的成功实践之路,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提供了有益借鉴,具有深入研究、提炼与推介的重要价值。

 

武冈市地处湘西南、邵阳市西部中心,是革命老区、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县(市)。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乡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基本社会保障不足等突出问题,2014年全市贫困发生率达12.7%,C、D级危房有1.42万户,全市163所农村学校中有水泥操场的不足20所,乡村没有一处可传承民族文化的活动场所,全市18个乡镇(街道)只有1个街道设有政务服务大厅,99%的村没有独立的卫生室。近年来,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武冈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进行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实现全市整体脱贫摘帽。截止2019年11月,贫困人口已脱贫89814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35%。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30元,比2014年增长59.69%,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走出了一条从脱贫攻坚向全面小康与全域乡村振兴迈进的成功实践之路。

一、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取向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点击进入)

二、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近年来,武冈市着力在巩固强化事关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城乡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本公共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探索城乡同步全面小康新路子。

(一)突出以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建构城乡平等发展的体制机制

探索城乡同步发展,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状,破解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武冈市坚持城乡同步、全市统筹,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个完善”大力实施民生攻坚工程,为城乡平等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1.以水电路改造升级为着力点,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着眼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在全市统筹推进安全饮水达标提质、农村道路通畅安全与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五年累计投入16.82亿元,完成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项目982个,85个贫困村和214个非贫困村全部完成电网改造任务并对60个村进行了提质升级改造,新修建农村公路776.23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340.76公里、加强安全保障工程521公里,实现农村公路通畅率100%,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城乡水电路基础条件明显缩小。

2.以信息化与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筑牢未来城乡同步高质量发展基础。面向未来发展需要和人居环境改善需求,大力推进宽带乡村、覆盖优化、拉远建设工程,实现全市299个行政村4G信号全覆盖、全市行政村光纤宽带覆盖率超过95%;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投入,2019年武冈市财政预算安排14786万元,全面保障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支出,实现农村环境设施配套、管理机制大升级,农村垃圾无害化集中转运处理率96%以上,遴选出省级、邵阳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13个,“五美”乡村格局由点及面逐步形成,全市城乡在面向未来发展的基础条件上基本实现了同步提升。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1)

3.以完善公共服务为重要举措,提升城乡共享发展水平。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安全需要和高效政务服务需要,着力推进文化惠民、科技惠民与筑牢保障网工程。2016年底,全面启动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新建158个、提质改造141个,实现299个行政村(居)平台全覆盖,截止2019年3月,299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已全部投入使用,共提供村务、党务、公共服务事项68000余件,为群众办理各类便民代办服务21000余件,受理率100%,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新建成村级文化广场137个、提质改造100个,每年送戏下乡、文艺惠民演出120场以上,服务群众10万人次;实现了对85个贫困村的科技帮扶全覆盖,开展各类涉农培训500余期,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在全市建立了10个农村农业信息化工作站点,组织实施50多项实用技术在贫困村推广,成功创建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省级星创天地2个;全面织牢了困难群众“保障网”、优抚安置对象“暖心网”、人民群众“放心网”。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2)

通过以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为主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诉求不出村、政策咨询不出村、看病不出村、矛盾调处不出村”,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了全市农村基层治理中基层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治理体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村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全市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3)

(二)赋予贫困群体多元发展机会,设点布局以区域小城镇建设为目标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通过搬迁解决住的问题,更要能通过搬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就业和发展问题。武冈市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时,始终突出不能为搬迁而搬迁,而是从贫困户稳定脱贫和区域长远发展来谋划易地搬迁扶贫点的建设,切实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正在推进的城镇化建设统筹考虑,科学选点布局,努力实现“搬出渴望、搬出文化、搬出产业、搬出尊严、搬出动力、搬出秩序”,将易地扶贫搬迁转化为推动城镇化的有力措施,转化为促进贫困户发展的重要机遇。

1.以科学规划引领扶贫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相融合。科学规划搬迁安置,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目标,按照“四避开、五靠近”的原则科学选择搬迁安置点,优先将易地搬迁扶贫点选在村镇商业活动中心区域,统筹推进集中安置区道路、电力、饮水、活动场所、路灯安装、垃圾处理、排污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将安置小区的一楼都建成后续帮扶配套用房,全市突出集镇、交通主干道聚集安置15个,园区聚集安置1个,乡村、村委会周边聚集安置1个,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建设,促进人口集聚、商业集聚与要素集聚,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与小城镇建设有机融合。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4)

2.以推动安置小区产业发展带动搬迁贫困户就业脱贫。围绕“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要求,结合每个安置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采取“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合作社带动一批、金融扶贫带动一批、资产租赁带动一批、转移就业带动一批”的模式发展产业,引导农户管理提升已建成的产业基地,积极参与培育蔬菜基地、药材、电子商务、乡村旅游、扶贫车间等新兴产业,全市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规模蔬菜基地3个,扶贫车间25个,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基本实现了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以激活安置小区市场潜力保障贫困户多元收益。把搬迁后的稳定脱贫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实施搬迁后续帮扶“一户一策”,通过提供就近就业机会使搬迁贫困户获得稳定工资收益,通过市场出租安置区帮扶配套用房和收益分红使搬迁贫困户获得稳定资产收益,通过在安置区旁按每户20平方米的标准流转土地用于自耕,通过发放燃气优惠卡等方式使搬迁贫困户有基本生活保障,综合运用“十大帮扶”措施使搬迁贫困户实现多元稳定收益,为促进搬迁户自发创业、激发搬迁户的新活力创造有利条件。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5)

4.以创新安置小区管理增强搬迁贫困户认同感和幸福感。以服务便民为目标在全市集中安置区设置管理机构,建立人居环境提升机制,开展日常监督管护制度。发挥建成的活动场所阵地作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健康娱乐、知识宣传等活动,提高了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共同营造幸福、和谐、美丽家园建设氛围,努力增强搬迁贫困户对安置小区新生活的认同感和劳动致富的幸福感。

(三)推进重大项目引领的“四化”同步发展,为全面小康注入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

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落后的面貌、实现有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始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发展,关键是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有效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对武冈市而言,影响区域发展的最弱环节是工业化的严重滞后。近年来,武冈市精准定位工业化弱项,在提升区域工业化质量上下大力气,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领,全面增强工业产业带动能量,形成“大的产业顶天立地、小的产业铺天盖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全市“四化”同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以发展龙头企业为引领,推动区域工业化全面提速。针对全市工业龙头企业缺乏、带动能力不强的弱项,坚持全面创新、开放带动,主动对标“五个100”产业工程,成功引进帝立德智能制造、大北农、百威啤酒、云峰海螺等投资上10亿元的富民强市产业项目,引进红星美凯龙等3个500强企业及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全力建设百威英博、种养循环生态农业等12个重大产业建设项目、全自动化热保护器智能制造等3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基本形成3个税收过亿元企业三驾马车并驱格局,带动实现了全市工业在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中的逆势增长,2018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30345万元、利税4086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3%和20.6%。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6)

2.以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为依托,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坚持把工业化带动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措施,注重将工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发挥特色养殖、卤菜工业等基础优势,引进带动万人以上增收的温氏养殖等项目2个,推动乡乡嘴食品、华鹏食品、陈氏福元卤业、菁芗米业、奥华啤酒、亚太食品、法新食品、博伟食品、鑫德生态农业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华鹏、乡乡嘴、武冈卤菜等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卤菜食品产业吸纳了10万人就业,产值突破30亿元,武冈因此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市)。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7)

3.以壮大新兴产业为内生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眼长远发展,努力培育和形成经济新增长点,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战略性产业,全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以湖南—东盟美食节暨春季乡村旅游节等为契机,加大云山、古城开发力度,推进全域旅游发展,2018年全市各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游248.5万人次,同比增长45%,实现旅游收入138000万元,同比增长51%。

4.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支撑,促进产业加速集聚。出台《振兴武冈实体经济三十条》等招商优惠政策,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建立了“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19个部门线上并联审批,成立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母亲式服务”。借力“沪洽周”“邵商大会”“天下武商一家亲”招商联谊会等平台,积极走出去、请进来,2018年、2019年成功引进科盛装备制造、利航电子产品、瑄斌科技、育嘉电子、保税物流等19个产业项目,投资金额超60亿元,推动形成企业加速向武冈集聚的良好态势。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8)

(四)实行公共服务重心下移,重构乡村现代治理体系与服务平台

基层公共服务是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重要基层工程,着眼于长期存在的群众办事难、基层管理薄弱、乡镇执法缺位等突出问题,武冈市坚持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和便利群众为方向,全面提升基层政务服务基层水平,大力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优化农村综合执法,推动全市公共服务重心下移,全面构建起以人为本、便捷高效的乡村现代治理体系与服务平台。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9)

1.以“新政改”为龙头带动全市基层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把建设乡村两级新型政务服务(便民)中心作为巩固和完善基础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按照“新建政务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升级改造的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标准,全面建成18个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16个美好社区便民服务中心、299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市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全覆盖”,以“新政改”为切入点整合乡镇原“七站八所”的政务资源和行政资源,提供服务平台,实行政务公开和“一站式”服务,阳光操作,规范运行,有效推进政府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促进政务服务的重心下移,让基层群众能够真正公开平等地享受到效能政府、阳光政府提供的优质服务。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10)

2.以促进群众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乡镇经济发展综合功能平台建设。针对农村居民就近开展商贸活动的广泛需求,按照“七个统一”流程操作,以按揭的模式向国家开发银行争取中长期低息贷款,每个乡镇投资2000万元左右,以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小商品交易市场、客运中心和物流中心为标配,根据需要增加易地扶贫搬迁、文化活动场所等多项功能增配,新建7个乡镇街道经济发展综合功能平台,为农村群众就近提供一个无阻碍、全天候的农产品交易平台,让群众田里、栏里、山里、土里生产的产品能有效对接市场,提升产品价值,打开了群众发展产业、创业致富的市场大门。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11)

3.以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建设为基础推进农村执法体系改革。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筹运行”模式推进18个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建设,推行联合执法与委托执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执法力量整合,建立权责统一、规范有序、高效便捷、保障有力的乡镇综合执法服务工作体系,实现了“及时发现、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的执法目标,有力解决农村执法难题。

陈文胜等:武冈市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城乡同步发展新路径(图12)

4.以全国首创“一村一辅警”为抓手推进农村安全防控机制创新。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试点实施以“一村一辅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警务战略,所有行政村全部建立“一村一辅警”工作站,推动实现了农村治安秩序好、安全防范好、法制宣传好、服务群众好、警民关系好的“五好”工作目标,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试点经验在邵阳市推广后,被写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中,在全国推行。


来源:《乡村振兴蓝皮书: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19~2020)》,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年11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