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了,我们走访过无数的乡村学校和教师,见证了农村学生、学校及教育的变迁……
校舍从无到有,从破烂到庄严,从豪华气派再到破败、空置、荒芜,杂草丛生。那时村村有小学,以后几个村联校,再到一乡一镇一校……
教师从少到多,从民办教师到民办加公职共用,再到全部公职教员,再由多到少,最后成一两个留守教师,再到教师合并,归乡进城。
学生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由多到少,直到个位数,再转移到乡镇驻地就读,最后在家长的护送下跋山涉水进了城……从前的乡村小道上有着成群的中小学生,校园内有清脆的钟声,教室里有朗朗的读书声,而今却见不到人了。
从过去的文盲遍地,到全民扫盲,到六七十年代的提高适龄儿童入学,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再到追求升学率,精英教育,一直到大学生毕业后就不了业,失业率上升,教育从普及、公平到功利……
农村的学生少了,学校没了,能人进城了,留守人口问题出现了,过春节村子里没有会写楹联的人了。学校被教堂代替了,乡村开始凋零,失魂落魄......
农村的教育怎么了!几十年后的今天,学生少了,教师多了,老师学历高了,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学生却上学难、上不起学了,老百姓对教学质量反而不满意。
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农村的教育密切关乎着乡村的振兴,我们对农村教育的态度决定着它对未来乡村的回报,影响着乡村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